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写作讲堂,_,写作中5种“借鉴”之道,供大家参考。
写作讲堂 | 写作中的5种“借鉴”之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是写作中的一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诸多领域都在借鉴中进步创新。在文学领域,古希腊先贤明确提出“文学起源于摹仿”,我国南宋的朱熹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茅盾先生把模仿作为学习和创造的前提,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因此,“借鉴”,是一种普适性的学习方法。
古往今来,许多大家在模仿中创新,在借鉴中超越,创作了不朽之作,也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综合分析,他们主要是围绕主题、风格、方法、结构和观点等要素,进行多维度借鉴参考,为其所用。
一、围绕“主题”,借情纬文
这种策略是站在“主题”的视角上思考问题,移花接木,把他人作品中的情节、情景移植到自己作品中,再注入新内涵、新思想,形成新的内容,从而收到“老树发新芽”之效。
借情纬文,在文学创作上是一种屡试不爽的策略,方法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借鉴“情境”。这种借鉴方式更多出现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主要是对经典的“意境”进行模仿。如宋代词人李清照在《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词序里明确写道:“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李清照通过对“深深庭院”意境的模仿,言自己晚年 流落江南凄苦孤寂之情,得其意忘其形。秦观《画春堂·春情》一诗中有“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之句,其创作中也是受唐代诗人温庭筠“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两句中雨后、斜阳、杏花意境的启发,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
另一种是借鉴“情节”。“情节”是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必备要素,因而借鉴情节的艺术手法,在小说创作中常常被用到。有学者研究表明,《红楼梦》其实是借鉴了《金瓶梅》家庭兴衰的故事情节,《西游记》也有借鉴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火烧楞伽宫、盗仙草,帮助罗摩征服强敌,救出妻子的故事情节。甚至连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这样的大家,在写《高老头》时,也同样有借鉴的经历,把他的这部作品与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对比,你会发现,其中父女关系的情节有很多借鉴的痕迹。作者们移植类似情节,再根据自己写作需要进行加工改造,使之为表达主题服务。
当然,公务文稿不是文学作品,一般不会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和情境,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公文的结构也有起承转合的变化,也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情节”,问题发生的环境、背景也可看作是一种特殊“情景”,而“数据”“事例”则好比是主角,故而也是可以借题发挥的。
二、围绕“风格”,借风使船
站在“风格”的视角上思考问题,学习借鉴前人的写作风格,然后融入自己的元素,从而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这种策略古人称之为“偷势”。借风使船,可从“文”与“人”两个方面入手。
—是要掌握文体风格。文风反映一定的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和体制范式,古文如此,现代文亦如此。就古文而言,曹丕在《典论·论文》里总结了几种常用公文的特点,他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名诔尚实,诗赋欲丽”。南朝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明确总结了8种文体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文体风格越来越丰富,著名文论家周振甫先生曾在《文章例话》中提出了14种风格。不同的文种就有不同风格特征,就机关公文而言,2012年出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15种公文,除此之外,还有日常工作中广泛运用的讲话稿、汇报材料、署名文章等事务性综合文稿,每一文种都有其本质要求和写作规律,也自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
现代公文的总体风格要求是尚实、尚简,反对繁缛文风,这与其实用性本质是一致的。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过“反对党八股”,对于改进文风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改进文风,提出了“短、实、新”的要求,他在《之江新语》发表的文章最短不足300字,最长也不过700字左右,短小精悍、精练利落,成为机关公文写作竞相学习借鉴的典范。
二是从个人风格入手。文风还反映写作的个性特征和价值倾向,正所谓“文如其人”,每个作者都有其独特的表述方式,这些方式一旦被人普遍认同,便会凝固下来,形成一定的流派,并被后人所模仿借鉴。这种文化现象,在南朝文学家钟嵘的《诗品》中就有记载,他认为历史上许多文学家都直接继承了前人风格,如陆机、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颜延年“其源出于陆机”左思诗出于刘桢,陶潜诗“又协左思风力”等等。这种风格的传承,实质就是模仿和借鉴。
现代公文与古代公文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不同,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特征,特别是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的15种公文的写作中,程式规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个人风格。但是在讲话稿、汇报材料等文体中却可以呈现明显的个人风格。
三、围绕“方法”,借石攻玉
方法是决定文章写作效率和水平的关键,若能巧妙借鉴他人好方法,可让写作势如破竹,妙笔生花,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借石攻玉”,就是利用相关规律、他人的经验等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综合来看,他人可借之“石”有三个层次,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一是规范之“石”。即文章在形式上的基本规范要求。人们常说,公文是“戴着镣铐跳舞”这里的“镣铐”说的就是规范要求。具体来说,规范之“石”包括《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规定的公文格式、行文规则、拟制要求、语体规范等,它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很难。学习公文写作,要善于学习、研究相关规范、范文,以解决自己写作的规范性问题,提升文章质量。
二是技巧之“石”。若把写作的规范要求比喻为“镣铐”的话,写作技巧就是“舞蹈”技艺了。对于文章之舞来说,不同的舞蹈(文种)有不同的舞步,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技巧。譬如,语言表述有直笔、曲笔之分,直笔开门见山、一针见血,而曲笔则委婉含蓄、迂回曲折;
修辞方法有比喻,有排比,比喻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排比则铺陈叠加、恣肆汪洋。学习写作,要善于借鉴他人技巧 之“石”培养自己内行眼光,洞察其“门道”,大胆借鉴改造,为我所用。鲁迅先生就常常借用 史家的“春秋笔法”用曲折含蓄的语言,暗含褒贬、点评人事。
三是规律之“石”。规律是指文稿写作的基础逻辑,也是文稿写作中的基本方法。如面对问题时,我们一般都会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
在总结工作时,我们要思考“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怎么做的”的问题等。掌握了规律,就有了认识问题的基础,写作也就有了思路。如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开头一句就是提出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第二段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发问,随之用大量笔墨来分析问题;
最后一段,提出对待不同阶级的策略,是解决问题。这篇文章的构思就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规律。事物的本质规律、前人经验,对人们认识事物、反映事物、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有事半功倍的意义。但规律有时不容易发现,所以要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分析。
四、围绕“结构”,借瓶装酒
这种策略是站在“结构”的视角上思考问题,“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临摹别人的结构或语句形式,在整体上模仿套用,局部上偷梁换柱,取得脱胎换骨之效。
借瓶装酒,有大小两个不同的着眼点。
一个是着眼于整体结构。如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通过《史记》一书开辟了以“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为主体的纪传体史书体例,鲁迅先生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到了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在写汉书时,将“书”改为“志”,取消了“世家”把其并入“传”,同样写就了伟大的史学典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模仿借鉴,特点是从大局着眼,从整体上考虑,借鉴整体结构形态,然后进行局部微调。如果说借鉴风格可以做到“神似”的话,那么借鉴结构则可以做到“形似”,使用最普遍,上手也最快。
另一个是着眼于局部语句。类似现代汉语中的“仿词”如唐代诗人王勃借用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这句诗,仿造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把“落花”换为“落霞”把“芝盖”换为“孤鹜”,把“杨柳”换为“秋水”把“春旗”换为“长 天”。唐代诗人皎然在《诗式》里说,南朝陈后主的《入隋侍宴应诏诗》一诗中“日月光天德”句借鉴模仿了西晋文学家傅咸的《赠何劭王济诗》“日月光太清”一句,前三个字完全相同,只更换了最后两个字。现代公文写作中,也不乏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有人就借用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语言结构形式,提出“旅游,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句,借世博会的“瓶”装了自己旅游的“酒”收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五、围绕“观点”,借辞表意
这种策略古人称之为“偷语”就是站在“语言”的视角上思考问题,引用成语、诗句、格 言、典故来抒发情感,论证观点,以增强文章的 说服力和感染力。
借辞表意,实际上是修辞上的两种引用方法。
一种是“明引”。即明确告诉读者观点的来源和出处,方法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古往今来,运用最为广泛。三国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首段里就使用了这个方法。他这样写道:“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明确引用俗语来说明文人相轻的内在原因。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一文引用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观点,说明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 年春节团拜会讲话中明确引用了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来结尾,动员全国人民登高望远,“撸起袖子加油干”。
另一种是“暗引”。即把别人的观点悄然嵌入自己的语句中,融为一体,隐蔽性极强。如曹操《短歌行》一诗中暗引了《诗经》中的六个句子,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套用在自己诗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直接嵌入晏殊《蝶恋花》、柳永《凤栖梧》和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用来论述治学的“三重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中华民族的昨天,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某次改革会议上谈到抓落实时讲到“缺乏协同、政策不配套,东边日出西边雨,会影响改革整体效益;迟迟不能在关键问题上突破,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会错失改革良机”巧妙地引用了苏轼《定风波》中的句子。把名言警句套用在讲话中,可以做到水乳交融、意境融彻,衔接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写作的思维方式。如果能准确把握好这些策略,就一定能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创新超越, 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写出高品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