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公文范文> 正文

清明节气的民俗活动8篇

富丰文库网 发表于2022-09-05 11: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清明节气的民俗活动8篇

清明节气的民俗活动篇1

今年清明,下了一场大雨,估计是苍天对死去的亲人思念而伤心流泪吧。那时候你们应该在扫墓了吧。我也不例外,已经坐上爸爸的车子去扫墓了。

等我们下车,到达了大枫的双山前,大雨还在下面。我们开始上山了,撑着雨伞,踩着稀泥向上爬,为什么要在这种天气上山呢?我爬着想着……前面有一个小山坡,这个小坡别看它小,但路挺滑的,你如果踩一脚,另一只脚一松,一定会摔上一跤。我是怎么上去的呢?我脚一抬,左手扶着旁边的树木,再抬另一只脚,右手伸给爸爸,上了这个小坡。

手有一些脏了,我全然不顾,山上雨中的风景真美啊!远处是茂密的野草,漂亮的野花。你瞧,映山红,一眼望去。嗯,不错,像一块红色的地毯。蒲公英,一眼看去。嗯,也不错,像一块白色的地毯。远处有叶子像针一样的针叶松,松树上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鸟啊……再加上雨水,真是天衣无缝哇。

哎呀,正在欣赏山上美丽景象的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背后满满的泥巴。妈妈笑了起来,看来我得小心呀。真是奇怪呀,路上有很多的枯死的树木,但都被踩成渣滓了。路上还有一些石头,总会让你摔上一跤,但阻止不了我们坚定的步伐。最后,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我们进行拜祭,磕完了头,烧完了香,就下去了。

突然,我觉得有点想哭,但憋住了……奶奶,我想你。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清明暴雨如注,山野树木一片烟雨蒙蒙。不禁让人感怀思念,奶奶,愿在天堂过得好。

#713864

清明节气的民俗活动篇2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气的民俗活动篇3

1、五谷

清明时节养生要都吃谷类食物,如燕麦、荞麦、扁豆、薏米、花生、黄豆、咖啡豆、葵花籽等。这些又是种子植物,营养十分丰富,尤其是在清明养生可多吃五谷汤,随意用自己喜欢的五谷搭配熬汤,或者煮粥都可以。谷类食物可以养肝、除烦、祛湿、和胃、润肠、补虚、增强抵抗力。

2、银耳

银耳是平民补品,但是却能够和人参、燕窝等媲美,是女性的最佳养颜食品。银耳常用来煮甜汤,是不可多得的利水渗湿、养血滋阴、补脑提神、美容嫩肤、补肾强精的保健药物。而且女性月经不调、大便秘结都可以食用银耳汤。

3、韭菜

俗话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

4、大蒜

具有很强的杀菌力,对由细菌引起的感冒、腹泻、肠胃炎以及扁桃腺炎有明显疗效。据最新研究,大蒜还具有一定的补脑作用,其原因是大蒜可增强维生素B1的作用,还能抵制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提示】过多生食会引起急性胃炎;并对心脏病、肾炎等疾病产生副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不可空腹生食和食后喝过热的汤、茶;应隔日少食,每次以2~3瓣为限;肝、肾、膀胱有疾者在治疗期间应免食;心脏病和习惯性便秘者应注意少食;不可与蜂蜜同食。

5、螺蛳

田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市场买回的田螺要放养三天,在盆中滴上几滴麻油或菜油,让田螺排尽肠腔内的泥质污物,每天换水几次,用刷子刷净、绞去尾部,焯水后高温加热、炒熟、焖透。

6、虾

“三月黄鱼四月虾,五月三黎焖苦瓜。”关于清明虾,曾经有诗这样描述:“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说的正是清明春雨淅沥,河鲜生长让人垂涎的景象。现在“清明虾”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雨水足,新虾未“散春”,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虾肚里有虾籽。

7、河蚌

据说和螺蛳一样,清明前后的河蚌最肥美。“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老扬州常见的做法是河蚌烧豆腐、咸肉烧河蚌,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都说明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最佳。因为清明前水中的蚂蟥、微生物还未频繁活动,因而这个时候的河蚌最干净,肉质也最肥厚,特别脆嫩可口。

清明节气的民俗活动篇4

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天,民间有上坟扫墓、插柳、踏青、春游等活动。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清明节气的民俗活动篇5

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艾叶(也可以用其他绿色菜叶代替)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

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馓子方便易作,用面粉加少许食盐和调料,用水调和,揉成面坯。然后再搓成条状,上面洒抹一些菜籽油。等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粗细均匀一致,折叠造型,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便是黄脆脆的馓子了。

清明果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的植物做成的,将艾叶捣烂与米粉搅伴在一起,做成碧绿色的面团,鲜嫩欲滴。清明果的馅也是很讲究的,制作精细。有熏肥肠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还有其他各类美味的搭配。清明包果包起来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致些,那褶折得就像花边一样。

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乌稔饭

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南方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润饼菜

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

春笋

春笋贵在鲜,贵在清新淋漓。南方最常见的做法是“腌笃鲜”,咸肉、火腿、春笋在一起煮,既是汤,又是一道菜。要是想吃得浓烈一些,则是油焖笋,重油重糖,焖得黄金透亮,不经意间,春笋成了荤菜,细品还有肉的质感。

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

清明节气的民俗活动篇6

“清明”最初指的是节气。据《辞海》“清明”词条解释:清明乃“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到了清明,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了冬季寒冷枯寒的景象。农业忙春耕春种。江南农谚:“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在我国传统的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用来反映气候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时间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即农历三月初,换算成新历,约在4月4日或5日。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书中记载:“清明”是在冬至过后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后的第十五日,这时候万物洁净,空气清新,风景明丽,花卉草木在这样的环境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为清明节的来历之一。

清明节气的民俗活动篇7

1.提前观察天气

当发现墙缝有渗水、天气闷热异常、湿度明显加大,这种情况说明两三天内一定有大暴雨,避免外出。

2.量力而行

春游踏青以近郊为好,最多不超过两天的路程。过远春游,舟车之累,身心疲惫,既不利于健康,也减少了兴趣。另外,要补充各种营养不能乐而忘返,造成过度疲劳。如果出现心悸、乏力多汗、头晕眼花等症状,应尽早休息,切忌勉强。

3.穿戴适当

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要带足衣服,以防感冒。鞋子应选用轻便、无跟防滑和高弹性的运动鞋,大小要合适,以免影响血液流通,防止脚趾挤伤和脚底麻木不适。同时可准备戴防风镜和墨镜。

4.注意饮食保健

踏春时,体力消耗较大,身体内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较多,所以踏青中的饮食是保健的重点。

5.注意场所选择

踏春宜在田野、湖畔、公园、林区、山区等场所,以摄取较多的“空气维生素”———负离子,起到健脑驱劳、振奋精神的作用。

6.防止昆虫叮咬

春天是各种昆虫滋生的季节,如果你不慎被昆虫叮咬,切不可搔抓,而应立即涂擦风油精或皮炎平等糖皮质制剂,被松毛虫、蜘蛛、蜜蜂、蝎子等叮伤后应冷敷处理。

7.防止意外事故

踏春时,应尽量避免走陡峻的小路,不要独自攀登山林石壁。同时,凡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随身带好常用的急救药品。

8.预防花粉过敏

春天百花争艳,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首先要找准过敏源,最好先到医院进行检查,查出自己的过敏源,如果没有进行过彻底的脱敏治疗,在选择的春游地点,应尽量回避有花之处。出游前可事先口服扑尔敏或安其敏等抗过敏药物,户外活动时不要近距离“拈花惹草”,不要在草地上睡觉,不要用口唇、鼻子及面部直接与花朵或树叶接触,以免过敏现象发生。

9.热水洗脚

踏春时脚部肌肉不停地进行收缩运动,易引起局部肌肉酸痛。热水洗脚可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足部血液循环,还可使皮脂腺的分泌和毛孔散热作用恢复正常。

10.时刻注意防晒

春季万里无云的天气,紫外线较强,春光中的紫外线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温柔,它会潜入人体直接暴露的肌肤,面部皮肤被太阳晒得绯红发热,千万别用冷水洗面,应该让皮肤休息一会儿再用温水洗。另外,春季皮肤容易脱水,嘴唇和手足容易干裂开口,面部易起皱纹,甚至出现头晕眼花。要及时涂抹防晒用品,但不要化妆,因旅行中很容易出汗,很容易引发毛囊炎或化妆品感染。

清明节气的民俗活动篇8

扫墓祭祖:这个习俗传承已久,一些地区在节日这天,还会寒食禁火,祭奠先人。

斗鸡:旧时该活动主要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尤其在唐朝时期不但民间会举行,就连皇帝也会参与。

拔河:早期成为“牵钩”或“钩强”,一开始是流行于军中,后来慢慢传到民间。唐玄宗曾经在清明时期举行了大规模的拔河活动,这一天才逐渐形成了该风俗。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根据明代时期的记载,要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然后鸽子飞出来,最后以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推荐访问:节气 民俗 清明 清明节的风俗活动 清明节的民间活动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节日民俗 清明节风俗的主要活动 与节气相关的民间民俗活动 清明节有什么风俗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期间有很多民俗活动 关于元旦的传统民俗 古代清明节的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