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公文范文> 正文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情绪(5篇)

富丰文库网 发表于2024-09-03 18:00: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情绪

  

  心理辅导案例分享对一例有厌学情绪学生的心理辅导

  背景介绍:

  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三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下滑,父母对他加压很大,同时他自己也对学习感到厌倦和无助。这种情绪导致他对上学变得抵触,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更加下滑。

  开始阶段:建立信任和倾听

  在开始阶段的心理辅导中,我以建立信任和倾听为重点,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私密谈话。我告诉他我是一个与他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可以保证绝对的保密性,他可以毫无顾虑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我还向他表示我会尊重他的意愿,不会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小明一开始还保持着警惕和抵触的态度,但我通过温和的态度和耐心的倾听,逐渐赢得了他的信任。我询问了他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帮助他识别他对学习的厌倦和无助情绪。

  问题探索阶段:理解和分析问题

  在问题探索阶段,我的目标是帮助小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他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我通过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他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问他是否能描述出学习厌倦的原因。小明表达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压力大、学习内容无趣和学习方法不当。

  针对学习压力,我为他介绍了一些压力管理技巧。我教给他如何设立合理的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教给他放松和调整情绪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和身体放松练习。

  针对学习内容无趣,我帮他找寻学习的乐趣所在。我鼓励他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如用图表来帮助记忆,与同学一起小组学习等。我还为他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学习资源和视频,以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

  针对学习方法不当,我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我向他介绍了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好学习的节奏和环节等。我还帮助他制定了一个个人学习计划,以帮助他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决方案阶段:制定行动计划

  在解决方案阶段,我与小明一起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以帮助他克服学习厌倦情绪。该行动计划包括以下几点:

  1.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我鼓励小明思考他希望在学习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帮助他设立具体的目标。

  2.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我们一起制定了一个周计划和每天的学习计划,以帮助小明更好地管理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

  3.改变学习方式:小明尝试了一些新的学习方式,比如使用图表和小组学习等方法,以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进行规律的复习和反馈:我鼓励小明定期进行复习,并自我反馈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5.寻求支持和帮助:我鼓励小明向老师、家长和同学寻求帮助和支持,让他们了解他的困惑和需要,以得到更好的支持。

  结束阶段:巩固和评估

  在结束阶段,我和小明一起回顾了他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进展和收获。小明表示他对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厌倦情绪明显减少,他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我鼓励他继续坚持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式,以实现更好的学习成绩和享受学习的乐趣。

  结论:

  这个心理辅导案例对于小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通过建立信任、倾听和帮助,小明得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他对学习的厌倦情绪。通过制定行动计划,小明学会了管理学习压力、调整学习方式和改变学习态度。小明最终取得了一些进步,他对学习的态度和动力也有了明显的改变。这个案例也向我们展示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以及倾听和帮助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

篇二: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情绪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第一篇: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小X性别:女

  年龄:16年级:

  初三

  外形特征:身体发育健康,面目清秀,个子娇小,喜欢穿低腰宽腿裤,爱化妆,比较注重个人形象。

  行为特征:动作思维较灵活,对自己的容貌特别在意(每天要照镜子几十次),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情绪控制较差,有一定的自残倾向。性格特征:个性较强、喜怒无常、较难沟通。

  二、研究目的1、辅导个案处理好与同学及家长的关系,提高个案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克服其青春期急躁症。

  2、帮助个案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

  3、帮助个案确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的成长。

  三、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1)父亲:52岁,海员;母亲:52岁,退休

  (2)家庭环境一般,经个案自己阐述,父母之间关系并不是非常融洽。由于个案父亲的职业关系,父亲长年不在家,教育个案的责任基本由其母亲一人承担。其母亲对个案的家教较为严格,但由于母亲脾气较为急躁,甚至有时奉行“棍棒教育”,造成与正处于青春期的个案交流有一定的代沟,这也是造成个案喜怒无常,个性强烈的原因之一。

  (3)个案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初二分流到我校就读,由于住宿,平时很少回家,在家期间,由于母亲管的较严,平时较少外出游玩,内心比较压抑。在校期间,与高年级的几个男生混得较好,经常利用网络和他们进行聊天。

  2、受教育情况

  (1)个案7岁进入某小学就读,学习成绩较稳定。

  (2)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起伏较大,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成绩较差,其家长曾长期为其找家教进行个别辅导,但效果不佳。

  (3)初二进入我校就读时,成绩处于班中中流水平;个案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平时课上小动作,说话现象较为严重,对于自己的成绩也并不是很在意。写得一手不错的字,担任班中宣传委员,负责班中黑板报工作。

  3、在校总体情况

  从入校前的军训活动中,就可以看出个案是一个非常倔强,个性非常强烈的女孩,对于其本人觉得对的事(哪怕自己做错了)也会坚持到底,不愿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与同学经常发生争执,即使自己错了也绝不认输道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由于个案的性格特点,经常做出一些较为极端的行为,如抗教、自残、辱骂同学等,在班中影响较大。但个案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如:布置教室、文艺演出、黑板报等)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是一个很愿意表现自己,很想被老师认可的学生。

  4、家长的期望

  个案家长也已经觉察到个案这种性格的弊端,平时也较为重视自己孩子情绪不稳定的问题,希望通过学校、家长以及个案自身的努力,改变其暴躁的性格。

  四、行为观察

  1、同学观察:

  班中男生普遍对个案印象较差,认为其脾气大,说不得,经常说脏话粗话,又爱臭美,爱作班中的老大姐,还经常串楼层结交其他年级的男生。班中女生普遍反映个案是个个性相当强烈的女孩,老师布置的任务能较好的完成,黑板报出得不错,写的一手好字,但是脾气

  暴躁,喜怒无常,还经常会有些过激的行为。

  2、教师观察

  军训期间,小X不服从教官的命令,时有顶撞教官的现象发生,军训汇报演出中舞蹈落选,加紧训练,积极争取机会。从这两件小事中,反映出个案是个比较倔强的女孩,有不服输的个性,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个性,使得个案无法处理好与同学甚至老师的关系。

  对于集体的事情比较放在心上,黑板报工作比较负责;有一点小聪明,但在学习上比较懒散,成绩一直维持在中下水平。对于自我形象相当注重,包括发型、穿着、面容以及他人对自己外形上的评价,一天之内至少照镜子几十次,有时甚至有化妆的情况出现。

  遇到班中其他同学偶尔有情绪上的波动,个案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劝说,但一遇到自己和家人、同学甚至老师发生冲突时,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有辱骂同学、自残、封闭自己、抗教等过激行为出现。

  五、个案主要行为问题

  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同学之间了解情况以及和其他教师的交流,个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问题:

  个案刚进我校就读时,第一次月考处于班中中上水平,从其以往的学习成绩以及原校老师对其的评语中可以看出,个案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在现在的班中都是属于较好的。但进入我校学习之后,个案对学习比较放松,上课经常说话、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一直处于班中后十名。

  2、情绪问题:

  目前存在个案身上的最大问题是情绪问题,从进校后的多起事件中可以看出个案情绪波动很大,经常喜怒无常,挫折承受能力较差,甚至有自残和自我封闭等过激行为。

  3、行为问题

  爱惹是生非,不遵守校纪校规,喜欢与人吵架,有些桀骜不驯

  六、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一人照顾家庭较为辛苦,因此脾气较为急躁,对于个案的教育,也时常使用棍棒教育,促使个案在家庭中觉得自己像是母亲的“出气筒”;个案父母生育个案时的年龄都已经较大(35岁左右),因此对于这个唯一的孩子,给予较大的期望,平时在家,母亲管束较严,使得个案有一种被约束而想冲破约束的渴望。

  2、自身原因:个案本身就是一个争强好胜、个性相当要强的女孩,脾气较为急躁,她的这种个性也是其情绪不稳定、易走极端的内在因素之一。

  3、学校原因:由于个案在原校中学习成绩不太好,基本上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心理上有一定的落差。来到我校后,面对的都是一些与她一样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并且个案自认为自己不论在形象上还是能力上都比其他同学更胜一筹,有一点小小的骄傲。除此之外,个案以认识较多高年级的同学和外校的同学为荣,认为自己的“朋友”较多,学校中谁要是欺负她,她就可以找她的“朋友”来“修理”同学,因此更加滋长了她这种横行霸道的性格。

  七、辅导策略

  根据个案存在的最大问题——情绪波动大,因而从其行为原因分析出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辅导。

  1、多与个案家长进行沟通,把个案对家长的真实想法转达给家长,并使家长了解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征,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使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2、多与个案本人谈心交流,从打开个案的心扉入手,在个案对教师信任的前提下,与个案一起分析其暴躁性格对其将来就业发展的危害性。并以周围同学的正确行为慢慢引导个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面对问题能先思而后行,一改以往的莽撞。在教育方面,多用鼓励和激励的言语,不用消极或伤其自尊心的言语刺激个案。

  3、从个案的特长兴趣着手,在班中给予其宣传委员的职务,负责班级黑板报工作,并以班级小干部的要求来督促个案自觉遵守校规、班规。使其在班中拥有荣誉的同时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4、通过各种辅导方式(谈心、周围同学的现身说法、法制教育、推荐其阅读优秀励志书籍等方式)纠正个案盲目崇拜不良社会青年行为的不健康心理,引导其正确交友。

  八、辅导过程

  1、从打开心扉入手

  开学初,全班同学欢天喜地迎接中秋节,唯独个案情绪低落,上课无精打采,时不时地与同学发生口角,更令人担心的是个案用刀片把自己一双美丽的小手划得伤痕累累。于是,我找到个案,与其促膝而谈,但倔强的个案并没有向我敞开心扉,反而这愈演愈烈。个案甚至在网上,利用QQ谩骂同班男生,并挑衅高年级男生“修理”该男生,导致该男生由于害怕不敢到校读书。个案在晚上就寝时,由于有蚊子骚扰,私自爬到其她女生床上就寝,该女生提出抗议,遭到个案的谩骂,使得该女生不愿上学等。对于个案的这种严重违纪违规现象,我并没有立即给予处分,而是通过家长和同寝室的室友,了解个案的家庭情况和近阶段的心理状况,从打开个案的心扉入手,教育感化个案。

  通过观察,我了解到个案倔强、自尊心强的心理特点,对老师有抵触心理。于是我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以及晚上值班时间,以一名大姐姐的口吻与个案进行交流沟通,希望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中,慢慢走进个案的内心世界,了解个案心中的真实想法,使个案觉得自己的班主任不仅是一名老师,更是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慢慢消除她对老师的防备和抵触心理。通过这第一阶段的努力,个案对老师的态度已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她经常利用我晚上值班,主动到我寝室,帮我泡水,并乘机和我说说悄悄话,还经常充当“小密探”,向我密告一些班中同学违纪违规的现象。于是,我趁热打铁,开展第二阶段的谈心工作,与个案一起分析她之前所做的事,给自己,家庭,同学,班级等带来的消极影响,并让个案进行换位思考,让她处在同学的位置,想想自己的行为给同学带来了多大的影响。通过第二阶段的谈心,个案在行为上明显有所收敛,虽然在班中她仍时不时的犯些小错误,动不动就与同学发生争执,但至少自残自虐、无理骚扰同学等过激行为不再发生,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也会向我倾诉。

  2、让其担任班干部,体验荣誉感和责任感

  我发现个案是一个很有表现欲的女孩,于是根据她的特长,我让她担任了班级宣传委员一职,负责班级黑板报工作。任命的那天,我把个案叫到一旁,告诉她:你现在和老师是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你的表现决定了老师眼光的对与错。作为一名班干部,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给同学做出榜样,不能遇到一点小事就“歇斯底里”,要注意自己的淑女形象,不要让老师失望??这番严肃而又幽默的话语,确实打动了个案。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个案的行为确实有所改变,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许多,不会动不动就耍性子、闹情绪,同时更令我欣慰的是个案对于黑板报工作也一丝不苟,连着数次黑板报在年级组中获得好名次。

  3、家长、老师、同学形成合力

  对于个案的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在个案表面情绪稳定,表现较好的同时仍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个案由于在校化妆被老师看见受到批评,就与老师发生争执,并当众辱骂老师。

  对于像个案这样的学生,他们的个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当然作为老师,要想改变他们,也绝对不可能只用三言两语就行了。我深刻的认识到,光是学校教育、光是心理辅导可能只是一时之效,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该生,必须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于是我多次与个案的母亲取得联系,与其母亲达成一致的看法,暂时取消个案的一切娱乐活动,直到个案有所悔悟,并在月结表彰会上获得标兵称号。一开始个案情绪较为激动,不愿接受老师的提议,但是我告诉她,在家里,犯了错,父母会包容她;在学校,犯了错,老师会原谅她;两年之后踏上社会,再犯错,那么只有自己承担后果??对自己未来仍充满憧憬的个案,最后还是接受了老师的提议。在此期间,为了鼓励个案,我经常拿身边同学的事例以及一些相关名人的事例鼓励她,同时,也找了几个平时和她处得还算不错的同学时时督促她,当个案情绪低落时,鼓励她,当个案控制不住自己火爆脾气时,劝说她。经过同学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个案的确有了质的改变,她从内心认识到自己这种喜怒

  无常的脾气危害性,同时在月结表彰会上个案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礼仪标兵的称号,一改同学们心中“泼妇”的形象。

  九、初步结果

  1、行为方面:

  经过长达一学年的教育,个案已经减少了许多过去常犯的小毛小病,能基本处理好和同学、家长以及老师之间的关系,遇到困难挫折,也没有以往那样的莽撞,学会了三思而后行。

  2、情绪方面:

  已经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动不动就发脾气、伤害自己、和他人发生争执。能够和同学、老师讲讲心里话,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事,能够听得进他人善意的建议。

  3、学业方面:

  学习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顺利考入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

  十、辅导反思

  对于心理、行为偏激的学生,大多都会对老师的教育有所抵触。教师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要能够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打开学生封闭的心扉入手,只有让学生信任了老师,老师的心理辅导才能达到切实的效果。

  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不能简单依靠强硬粗暴的教育方法,一味的批评教育只能使学生走向极端,适时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其一定的表扬和鼓励,或给予其展现自我的空间,有时会比单纯的批评教育更有效。

  教育学生,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有限,如能很好的运用家长的权威和同学的督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问题学生是一场“持久战”,不会因为教师的几次谈心教育就能改变学生不良的个性和行为,当学生处于稳定的心理状态时,老师仍要时常给其敲敲警钟,经常性的督促能够更好的促使学生发展。

  在整个辅导过程中,有时候的心理疏导工作不够及时,导致个案发生自残、在网上找人打同学等一系列过激行为后才给予重视,对于问题学生,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及时疏导,才能更好的使其不当的行

  为控制在萌芽中。对于有些问题学生的教育,应既严又松,严指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惩罚,松指安抚好学生的心理,多做谈心工作。然而我在个案的教育过程中,过分倾向于“松”,对于个案三番五次的严重违纪行为,多采用谈心教育,而没有一些实质性的处罚,虽然经过教师语重心长的教育,个案在一段时间内比较平稳,但由于没有一些实质的处罚,不能使她真正认识自己错误行为。因此,导致个案的问题行为的波动性还是比较大。

  第二篇:厌学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厌学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的基本数据

  姓名:小X性别:男

  出生日期:

  年龄:15岁

  外貌特征:身体发育正常,身材瘦小,皮肤偏黑,头发遮住眼睛,平时不太讲话,也没有特别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研究目的1、我校高中生都是踏着最低录取分数线进校的,所以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习惯都不是很好,甚至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因此如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我们老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帮助个案找到奋斗的目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父亲46岁,经营服装小店;母亲46岁,协助父亲开店。父母因为做生意,家庭环境不错,所以薛小X从小衣食无忧,觉得生活没有目标,想要什么东西父母都可以满足他,所以学习对他来说既没兴趣又没有用处,因此有种“读书无用论”的想法。加上父母也没有一定让他考上大学的想法,觉得只要高中毕业就好,然后继承家业,也是能养活自己的。由此无论是孩子自己还是家长都没有重视学习,导致学生更没有上进心。

  2、受教育情况:

  小X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属班级中等水平,在中考时以404分的成绩考入我校,当时录取分数线是400分。据他自己所描述

  是发挥正常,所以入校成绩在班中排名也是中等,由于他性格内向不太喜欢与其他同学交流,所以从小学到高中都没有担任班干部的职务。

  3、家长的期望:顺顺利利拿到高中毕业证书,找份工作养活他自己。

  四、教师观察

  1、小X自进校以来,一直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同学间的聚会,他都很少参加,久而久之同学们和他的交流越来越少,他也越发的孤僻,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平日下课时见他不是发呆就是睡觉。

  2、该生的个人自理能力较强。我校是寄宿制高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个人卫生情况要求特别高,作息时间控制也是相当严格,而他对于这些都能完成的较快较好,从不拖班级或寝室的后腿。

  3、小X上课的表现就差强人意了,虽然不和别人讲话,但是一上课他就没精神,眼神迷离,不一会就梦周公了。无论是三门主课还是副课,一贯如此。

  4、作业虽说能按时完成,但质量不是很高,只是传递给老师一个信息“我做好了,好坏不管”,这比起那些不写作业或者是抄作业的人来说是好一点,但是因为他对自己没有高要求,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觉得读书无用,所以他的成绩越来越差。

  五、问题分析

  经过和学生的谈心,教师平时的观察以及和其他老师、同学的交流,该生被确认为由以下几点问题:

  1、学习问题

  由于小X家庭比较富裕,他从小到大要什么有什么,人生一帆风顺,所以觉得学习无用,毕业后随便找什么工作都能养活自己,实在不行继承家业,也能生活无忧了。

  2、同学沟通

  与同学交流太少,有问题也不好意思问,所以身边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好同学的热爱学习的劲头感染不到他,后进生的自暴自弃情绪也没影响到他,他就整天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在学校混日子。

  3、师生交流:

  有不会的题目,他很少向老师询问,他觉得语文没什么难题,英语又一窍不通,问了也白问,数学的话不问也没什么困难。可每次成绩出来,总是排名靠后,我让他拿着错题来订正,可他没过多久连题目都忘记了。

  以上这些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小X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没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没有清楚了解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才会对自己的未来毫无计划,觉得读书无用,由此恶性循环。

  六、辅导策略

  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们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们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由于个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人生的目标,因而我觉得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方法来改变他的想法。

  1、确定起跑线,找到他现在所处的位置。结合他的实际,问问他自己,今后想干什么,想成为什么,把它定为目标。目标定得不能虚无缥缈,也不能定得太伟大,因为这个目标是他力争去实现的,如果不能实现,它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以致产生失败感受。我们把目标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2、光有长远目标还不行。万丈高楼平地起。他必须还有近几年的目标,这是他的中期目标。中期目标很重要,它能使人看到奋斗的希望,从而强化人的自信心。很多人在制定目标时,不注意建立中期目标,他们当年只树立了长远目标,可随着岁月的流逝,看到实现目标的希望越来越渺小,于是他们便轻易的放弃了自己的目标。他们知足而乐,只顾眼前利益。因此,这样的人往往一事无成。

  3、当长远目标和中期目标制定后,就要重视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实现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第一步。近期目标做得怎么样,会影响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基础,是人的起跑线,一个人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近期目标必须具体,明确,有时限。可将近期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各个击破,勇往直前。

  七、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家访

  与小X家长面谈,看看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有何看法,如若学校与家庭能统一目标,双方合作,将大大有利于孩子性格的重新塑造。

  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谈,我了解到其父母在他上小学时就经营服装生意,业务十分繁忙,父亲基本上是没时间管他,母亲则利用休息时间询问他在学习上的事情,而他大部分的学习生活是由年迈的奶奶照顾的。老年人对孩子比较宠爱,只要吃饱喝足平平安安就好了,所以从小X就没有学习上的目标。

  我们知道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无法进步,所以直到高中,当我询问他有什么理想的时候,他非常茫然,对于未来,他从未有过构想,更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了解了家庭因素后,我们与家长迅速达成一致:孩子必须要有目标,不仅是在学习方面更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必须找出前进的方向。第二阶段:谈心

  目标必须分为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所以与他谈心,我先谈到了长远目标。人生不能只追求小目标,人生还必须有大目标,使自己获得成功的是大目标,也就是长远目标。

  当时谈心时,他告诉我说在他看来,只要找到工作,只要能养家糊口,他就成功了。甚至他认为有些大学生毕业后的月薪还没有他卖一天衣服的利润高。这时,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人生不能只追求小目标。报纸曾报道过某海300条鲸鱼死亡的消息。原来,这些鲸鱼为追逐小利,想吃掉沙丁鱼,不知不觉被困在一个海湾而暴死。人有时也是如此,如果只追求小目标,到时就会发现,原来只空耗你的青春,而一无所获。追求小目标只会使人顾及眼前利益,鼠目寸光,到时候,依然一无所获,无法成功。

  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他一心想解决温饱问题,一旦温饱问题解决,他就知足为乐,再不去奋斗,最后,回过头来一看,后面的人却跑到前面去了,而自己依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依然默默无闻,可有可无。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就是希望有所作为并能造福于人类。我们不能知足于眼前的生活,如果我们追求的是大目标,我们就不会满足于我们的生活,我们就会奋斗不息,追求不止。

  针对他的读书无用论,我告诉他学习不光为了考大学,而是培养能力,使自己变强,学习能锻炼自己的智力,耐力等等,然后一一反驳了他的错误观点。

  他曾经说过“.考取大学有什么用,不是很多找不到工作吗,就是找到了不是才千把块吗,我混个高中文凭就行了,学什么习阿!”的确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心态不正。而且现在的公司很多都是大学生和高中生刚进公司时都是一样的工资。但是,大学生真的和高中生一样吗?难道没一点优势?大学生能考上大学,高中生没有,是不是证明他某方面要强一些?比如知识,智商,耐力,韧性.....你说的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事实,但还有些事实,心态正的大学生比高中生好找工作,而且由于心态正,能力强,还有个文凭,日后的发展也更快。很多高中生一直都是那些工资的。

  他又说“.学什么习阿,很多大老板小学都没有毕业呢!”这时我让他想,大部分初中生没做成大老板,和那些做成大老板的有什么区别。当他明白即便是小学没有毕业的老板,在他们进行创业的阶段也是树立的远大的目标,并且认真学习和推敲业务上的本领,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学习”与“目标”两个词。第三阶段:实践

  1、家里利用休息天,让他当回小老板,亲自去卖一天衣服,负责店铺的经营。结果事实证明我们这步棋走对了,他深深感受到没有讨价还价的良好口才,他无法把衣服卖出好的价钱;没有对数字的敏感与计算能力,他没法把一天的营业额账目结算清楚;没有基础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面对外国客人只能知难而退;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办法完成一天的工作。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得到培养与掌握,因此社会实践取得了成功。

  2、学习上制定目标——争取考上大学。作为老师,我们尽量多的在学习上帮助他,课堂上随时抽他回答问题,避免他思想开小差或者睡觉;课后及时让他反馈一天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经常利用晚上值班或自习给他补课,并让班干部多与他交谈,带他更好的融入班集体中去,让成绩好的同学与他结对子,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七、成效分析与反思

  经过3年的高中学习,小X在提前招生考试

  中,以456分的好成绩考入了上海某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他对我说“老师,我的近期目标实现了,在大学里拿奖学金是我的下一目标。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只注重在学习上给他找目标,而忽略了他生活上的问题。在高二阶段,该生和班中一名女生谈恋爱,我虽找过他谈这个问题,但成效不大。后来看他似乎因为恋爱而有了男子汉的责任心,我就在心中默许了他们的交往。结果俩人都顺利考入大专,本来这是好事,但最近听说女生要和小X分手,我担心这对他来说又是一次自信心的打击,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人生目标说不定会因此而消沉垮掉。所幸在和他聊天中,得知他并没有受太大影响,只是说话做事成熟了很多,更加沉默了。

  由此,我觉得在今后的辅导中,教师更应该把目光转向分数以外的世界,不但在学业上帮助学生,更应该在生活、情感、社会经验方面更多的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如何聪明而又正确地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人生目标的树立应该放眼于大局,真正做到从长远目标入手,再细化到中期和近期,只有大方向掌握好了,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不断地进步。

  第三篇:问题学生辅导案例

  问题学生辅导案例

  —关注也是爱

  潍城区南关中学

  董秀云

  “当老师真好,站在讲台上那么威严,所有的学生都听老师的话,多威风!”“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受同学们尊敬和爱戴的老师。”当我一天天地长大,当我也站到了高高的讲台之后,我才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在课下花多长时间、多少心血才能换回那为学生所敬佩的威严。

  做一件事不难,难得是把它做好,我已经度过了20年的教师生活,其中既有甜,也有苦。苦的是,作为班主任,随时要应付学生们千奇百怪的状况,我必须绞尽脑汁研究出适合学生个性的教育方法,必须

  深入接触学生,了解每个学生丰富而又具有个性的心灵世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才能进行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力与天赋。但作为一名教师,20年的教育生涯,我体味到的更多的是甜,因为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教育事业。

  去年,我班从宋江武校转来一名徐姓男同学,该生上课经常随便说话,搞小动作,注意力十分不集中,下课与同学打打闹闹是家常便饭。有一次竟然头上扎上白色卫生纸满院子跑,惹得满院子同学哈哈大笑。当时,我真想过去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但我想,孩子毕竟年龄比较小,自制力较差,而且他可能还没有适应新的的学习环境,再给他一些时间吧。我采取了容忍的态度,所做的最明显的批评方式也就是用微怒的眼神提醒他。他的回应也很快,在他看到我的神态后,他会收敛一些,但用不了十分钟他就又管不住自己了。在以后的两个星期里,该生状况不断,违反纪律的现象愈演愈烈,竟然发展到用剪刀剪女同学的头发。看到这样的学生,我很生气。我班怎么转来这么

  一个问题学生。怎么办?我想,是该找他谈谈的时候了。但我却又在不知用怎样的态度和语言的困惑中犹豫着,因为我知道如果没能选择合适的教育态度和说教语言,就会使这样的学生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达到更坏的教育效果。就在我踌躇不决之中,我忽然发现该生有个很大的特点,该生刚转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虽然外表开朗,内心却较孤独,缺乏自信心,不会与同学交往,不知如何与老师交流,他的一系列状况也无非是为了引起同学们和老师们的注意。

  首先,我对该生进行了家访,先了解了该生在家的表现,又把该生近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情况分析给家长听。该生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于是我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建议他们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对孩子的成绩要及时表扬。建议家长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他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接下来,培养该生的自信心和正确的交往能力,于是我发挥了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了自

  信,提高了交往能力,融入到班集体的大环境中。首先,为他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安排一些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同学坐在他周围。这样,当该生在学习中或是生活上出现困难时,同学能马上热情地帮助他,让他从与这些同学的交流中慢慢发展到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另外,我鼓励他多参与集体活动。活动是产生情绪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融入集体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也多关注该生,多给他正确

  的、正面的评价。上课的时候多请他来回答问题,多给他上黑板板演的机会,让他在同学的面前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此外,我还注意加强与他的交流。引导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地悦纳自己,肯定自己。

  现在,该生上课不做小动作了,听课的效果有了明显的好转。课下不打打闹闹了,更不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了。看到他的进步,我真是太高兴了。这种发自内心的欣慰是只有你亲身当过教师后,才会有所体会的。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了。当然他还会遇到困难,但我觉得我和他都有信心闯过一道又一道的难关。

  第四篇: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总结

  心理问题学生辅导总结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想和矛盾对在校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正直成长中的中学生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之中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和集中于青春期的各种冲突,使中学生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有些心理问题甚至是非常严重的,为此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由于是不记名的问卷,因此学生的答卷坦白、明晰:在学习上存在自卑、惧怕、焦虑、厌学等心理,在生活上有攀比、贪图享乐的心理,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有严重的逆反心理,在交往中存在偏执、惟我独尊的心理。以下是对中学生中常见的6种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对策的分析。

  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贪图享乐心理

  现在有不少中学生认为“享乐主义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

  果”,“艰苦奋斗是上一辈人的事,与我们这一带人毫不相干”。于是就追求享乐、贪图安逸,追时髦、摆阔气的不良风气在学生中越来越严重。这种思想在行为上具体表现为:不爱劳动,怕脏怕累;好吃零食,花零钱多;衣着讲究,互相攀比。2惟我独尊心理

  一些中学生只沉湎于自我愿望的实现中,处处都得以自己的利益为核心,遇到稍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躺倒不干,或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在处世中,只能别人关心他(她),他(她)却不知关心别人,一旦个人欲望满足不了,就去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3逆反心理

  中学阶段由于年龄的特点,不少学生因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思考,对榜样和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纪律要求消极抵抗。

  4自卑心理

  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低人一等,不可救药,变得心灰意懒,消极颓废,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还有部分中学生没有某些缺陷与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不被喜欢的位置,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

  5惧怕心理

  就中学生群体而言,存在着优等生惧怕竞争,中间生惧怕掉队,后进生感到前途无望的现象;就中学生个体来说,存在着惧怕数学、语文或英语、惧怕使父母希望落空,惧怕记忆力突然衰退等现象。一旦惧怕惯了,往往就形成性格上过于羞涩和胆怯,从而产生心理问题。他们会处处疑心,事事戒备,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在学习上会随大溜,缺乏闯劲和首创精神。

  6厌学心理

  有些中学生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加之心理上的重重矛盾,如:渴望尊重却遭受歧视,自尊心与自卑心的矛盾,要求上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纪律约束与自由散漫的矛盾,等等,造成厌学等心理问题。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响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偏重智力开发而不顾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对他们提出过多的苛求。过重的压力,繁多的学业,几乎将孩子天真烂漫,敞开胸怀接受大自然和社会影响的机会全部挤掉。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则没有多少家长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家长不懂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智力开发一样重要。由于父母对心理教育的忽视和无知,导致了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智力开发严重失衡。智力开发超前,心理发展滞后,在中学生身上形成强烈反差。重智力、轻心理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心理素质造成了严重的先天不足。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赏罚褒贬,极其世界观、信仰、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对具有高度模仿性而缺乏选择性的中学生来说,起着性格上的奠基作用。一个人如果从小就生活在“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家庭里,接受所谓“为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教育。以“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人生性信条,那么,在这种家庭环境里成长的人,必定是心胸狭窄的人。2社会的影响

  当今的社会正处在变革时期,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影响人心理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出现了某些不健康的思潮与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并存的局面。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在猎奇心的驱使下,有时也会去其精华,取其糟粕。如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淫秽、凶杀等不健康录象制品、不洁书刊的泛滥,学生接触社会传媒不良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他们往往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学校的影响

  当前,由于不少学校还未实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学生有没有出息的唯一标准,学生也将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失

  败。而由于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又没有预先告诉他们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学生在考试、升学的挫折面前,想到家长或教师的斥责,自然感到惶恐,感到前途渺茫,有些人

  便选择了逃避,对自己彻底放弃,有的甚至离家出走,给家庭、学校、社会,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应有的缺憾。

  另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心理上疲劳,情绪焦虑不安。不少学校的课业负担体现为“三超”即:超负荷的学习量,超高的学习难度,超常的学习时间。在教育方式上,一些教师的做法却是反教育的。据笔者调查,目前,有少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警告、讽刺、挖苦、揭短、遗弃等手段代替思想教育,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手段代替严格的管理,用威胁的手段代替激励。这些“精神虐待”现象并非教师有意所为,他们的出发点是敦促学生上进成才,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心理学家指出,精神上受虐待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和思想伤害,可能比肉体受虐待的孩子更大,因为这是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严重摧残,而自尊心受到挫折的人,又会出现多种心理障碍。学生自身的原因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发展错综复杂,他们追求成人感,有独立性意向。但这些心理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依赖性出现矛盾。他们只要求权利却不愿尽义务,只要求被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由于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较低,产生“明于知人,黯与知己”,“严以责人,宽以律己”的不良倾向。一些学生过于自信、自负,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虚荣新的驱使下,故意表现得蛮横无理,甚至有意与教育者对抗,行为表现与教育者的意愿往往背道而弛。此外,中学生处在青春萌动期,对异性有好奇心和神秘容易出现早恋问题,期间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矛盾和挑战。那些落入情网的学生,往往精神萎靡不振,形成心理障碍。有的紧张、恐惧、羞涩;有的苦闷、自卑、惆怅、失望、孤独、悔恨、愤怒。

  三解决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普及心理学常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常识,特别是掌握心理健康的一些标准,知道解决心理问题困扰

  时的解脱方法。二是心理咨询、咨询信箱、热线电话、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三是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打开心灵窗户说“悄悄话”的活动。因为同龄人通过互相倾诉、互相沟通、共同分忧,极易达到心理沟通的目的。四是家校连手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应利用家长会这个渠道作些宣传,让家长对心理辅导有所了解,并协助学校开展工作。家校连手形成合力,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素质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领导要为教师提供心理素质教育专业技术的进修机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技术应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应成为考核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自觉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自觉的调试自身的心理状态,不以自己不良的情感因素影响学生,如有

  不悦,应及时进行排遣,万万不可把目标转向学生,要知道教师不经意的伤害会使学生心灵遭受极大的痛苦。总之,每一位教师都应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优化课程结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要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优化课程结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一定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充实并丰富选修课和活动课的内容。二是删减目前基础教育教材的某些内容,降低某些要求。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中选修课、活动课的设置,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种学习是在比较放松的氛围中吸纳知识与技能,不会有过重的负担。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融洽班集体的关系

  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人际交往和沟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目前学校的教育以升学为目的,过分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导致学校生活紧张、单调。加之现代家庭住房单元化,独生子女增多,从客观上束缚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这样的班集体不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也就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学校应通过课程、讲座、咨询、学习小组、实验等形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结交朋友,使学生在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取得进步,克服紧张、恐惧、自卑、孤独、偏见、敌意、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倾向。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即主要依靠自己解决自身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教师不可能教学生一辈子,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其受益终生。部分中学生过多的失败体验使他们很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提高中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客观地自我评价,找到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产生自我激励,形成健康向上的自我体验,从而实现自我调控是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的关键。一方面,坚持悦纳原则,教师不仅要善于愉快地接纳每一位学生,而且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我纳悦情感,使得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并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我制定目标及有计划的实施,培养学生保持适度的学习紧张感,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逐步提高学习成效;第三,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将心理活动与行动效果紧密结合,学会总结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失败的教训和进步的经验,增强自我约束、监督和调控能力。

  第五篇:问题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问题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心理健康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辅导和教育手段等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上产生矛盾和斗争,会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甚至发展成为精神障碍。面对学业上的压力,师生、同学之间的冲突和摩擦,以及父母过高的期望,学生心理承受力显得十分脆弱,一旦遇到挫折,常出现失常或过激的行为,有的甚至走向极端。而在学校里,教师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熟悉,而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等情况熟悉,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

  的困惑,是学生最佳的“心理医生”。我们为师者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个案基本情况

  李海萍从我接手以来,下课总是到处乱跑、上课总是坐不好,好像凳子上布满了钉子,一坐定就痛。更可恶的是,他上课老搞小动作、走神、打扰同桌的听课、有时甚至特意在课上冒出一两句话引起哄堂大笑,严重影响到同桌及周围同学的正常听课。下课还经常去网吧不在宿舍,也经常跟同学闹意见,不是小打这个,就是骂那个,投诉他的同学可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他也有闪光点: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反应能力快,是一位带有小聪明的小男孩。于是,老师的责任心促使我暗暗下了决心:让他从野孩转变成乖孩,这对他自己、对同学都大有好处!

  二、调查研究,查明原因

  经过家访,与家长交流;再加上平时细心观察他与同学的交往、与他本人谈话中了解到:

  1、家庭原因:无人管教

  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会有一个问题家庭:

  他在家是没有管的,他爸很忙,整天不在家,妈呢?每晚都出去玩,不是去打牌就是打麻雀或做什么其它的。曾因为他去网吧上网的问题,我和他的妈妈反映过情况,她妈却说得很好听:“有这样的事吗?不会吧?我每天问他在学校怎样过的,他都说很认真听课学习的。”最让我生气的是,每当我与他的家长沟通时,她都显示出很重视的样子,还说:“只要他有什么情况尽管跟我说,我一定会教育他的。”但结果第二天还是一样!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

  2、自身原因:自制力差

  据老师和同学们平时对李海萍的观察了解,他的学习习惯比较差,爱动,爱讲话,经常管不住自己,不仅是在英语课上,其他课上他也如此。他的这些行为正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3、老师原因:简单处罚

  李海萍由于调皮捣蛋,被投诉的次数可以说是十个手指头都数不清。老师也自叹黔驴技穷,便罚他站壁角:“好好站着,好好反省,放学再回家”。起初,还站得挺好,过没多久,就开如自得其乐了。老师看见了呢,就立得笔直,做深刻反省;老师一转脸,瞬间换了副面孔,一会儿跟同学挤眉弄眼;一会儿踮起脚来东张西望;一会儿哼哼唧唧。可见,这种简单处罚对他已经毫无效果了。

  三、对症下药,实施措施

  (一)、从家庭入手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正如鸡蛋与温度。没有适宜的温度,鸡蛋永远也变不成小鸡。

  1、榜样的原则。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则之一。俗话说:欲教子者先正其身。这是告诫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旁边有个正在成长的以你为榜样的孩子。我与马小杰的家长约法三章,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改变他的不良习惯!。

  2、教育一致性的原则。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如果各行其事,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我与李海萍的家长约法三章:出现了问题就尽量寻找方法去解决,而不是只把责任推给老师,而自己作为家长则无动于衷!

  (二)从学校入手

  自制力是孩子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它可以克服任性、多动的毛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意志和能力,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与今后的不断发展。针对李海萍自制力差的特点:我常找这个孩子单独谈话。在谈话中,我肯定了他的优点,告诉他,他是个思维活跃的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他,可就是在课堂上有时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如果,他能坚持改正这个小缺点的话,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老师期待着他的表现。孩子有点不敢相信、但又有点欣喜地答应了。而当课堂上他再开小差时,老师一个带着微笑的眼神,或者是凑到他耳边低低讲几句话,他马上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带着腼腆的笑容,改正了。

  对于李海萍的“投诉”,我知道,简便罚站对于他来说已经失效了。真可谓“特殊人物”特殊“处理”!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刚响不久,报告的学生又来了,“老师,海萍和阿谋又吵架了,而且比上次更凶,就快动起手来了。”听了一学生的汇报后,我马上来到现场。海萍抽泣着说:“是他先打骂的,我就准备打他了”。听了这话,我强忍怒火,心平气和地对肇事者竖起了大母指:“骂得好!骂人最练习口才的最佳方法,你们看海萍骂得比作家还有水平呢!”围观的同学哈哈大笑,海萍也掩饰不了他调皮本性,做了个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鬼脸。我接着把小黄拉到一边,再进行批评教育:“你不要以为自己就没错了,他是错第一,你是错第二,因此,你也要罚。不过现在给你机会,你马上想办法与阿谋和好,等会两人手拉手地来向我认错,两人就免罚了。”海萍马上转身向阿谋走去,我也回来办公室。大约15分钟后,两人真得手拉手的来找我了,后来可想而知,肯定是皆大欢喜,我认为宽容他们就是宽容自己吧?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于学生之间的小问题、小纠纷,不是要不要管的问题,而是怎样管的问题。教育无小事,事事关乎着一名学生的情感。当我们用心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得到的却是一代人思想的进步和升华。面对学生犯错时,如果能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犯的过错,无声胜有声,让学生自我纠错、排除孩子之间的纠纷。

  四、个案的教育效果

  通过家长、同学、老师的努力,李海萍的自我控制有了明显增强,注意力也比较集中了,学习节奏加快了,也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作业书写认真,特别是抗干扰能力,已初步形成,学习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五、个案教育引发的思考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我们老师要便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我们要以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

  责的精神来重视其心理教育,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明确自己是学生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有理想、有抱负,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要有一颗阳光之心,把它的光和热洒向每一个孩子,可造就一个生机盎然、绿意蓬勃的美丽世界,让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长!

篇三: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情绪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学生心理辅导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辅导和帮助。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一些学生心理辅导的经验和方法。

  案例一,学习压力过大。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一直以来都是班级的学习佼佼者,但最近却频频出现焦虑情绪,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经过与小明的交流,我发现他的学习压力过大,担心考试成绩影响自己的前途。我首先安慰他,告诉他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全部价值的唯一标准,而且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幸福,不必过分追求完美。其次,我建议他适当放松心情,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减轻压力。最后,我和他一起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让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逐渐缓解了他的焦虑情绪。

  案例二,人际关系问题。

  小芳是一名高中生,她在班级中并不受欢迎,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她向我倾诉了自己的困扰,我首先肯定了她的勇气和诚实,然后和她一起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在交流中,我发现小芳在班级中缺乏自信和主动与同学交流的能力,于是我鼓励她多参加班级活动,主动和同学交流,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我也建议她在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兴趣班,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子,逐渐改善了她的人际关系问题。

  案例三,家庭问题影响学习。

  小李是一名小学生,他的父母经常因为琐事争吵,导致他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我和小李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后,我首先安慰了他,告诉他并不是他的错。然后,我建议他和父母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希望

  他们能够和睦相处,为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我也和小李的班主任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小李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总结起来,学生心理辅导需要我们有耐心、细心、爱心,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求,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怀和帮助。通过以上案例的分享,希望能够给其他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和帮助,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四: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情绪

  

  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学生心理辅导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乎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心理辅导员进行及时的干预和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案例一,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最近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感到非常压力。他的成绩一直不理想,而且家庭环境也比较紧张,父母经常因为琐事争吵。小明越来越消极,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了逃学的念头。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小明开始慢慢打开心结,他在和心理辅导老师的交流中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通过耐心倾听和引导,帮助小明重新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同时也积极与小明的家长沟通,帮助他们解决了家庭矛盾,最终小明逐渐走出了困境,重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案例二,小红是一名高中生,她在学习上一直表现出色,但是最近却出现了焦虑和压力过大的情况。原来,小红一直有一个很高的学习压力,她总是要求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关系。在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开始学会了适当的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老师通过与小红的交流,帮助她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让她明白学习并不是唯一的人生目标,同时也教会她如何正确地分配时间和精力,让她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平衡和健康地发展。

  案例三,小李是一名大学生,最近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抑郁情绪。原来,小李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他感到非常迷茫和无助。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小李开始逐渐打开了心扉,他在与心理辅导老师的交流中找到了释放情绪和寻求帮助的途径。老师通过耐心倾听和理解,帮助小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教会他如何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困难,让他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以上就是几个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辅导对学生的重要性。学校心理辅导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及时发

  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同时,学生本身也需要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学会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和问题,与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心理辅导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篇五: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情绪

  

  中学生心理辅导典型案例

  1.张某:家庭缺少安全

  张某是一位15岁的男孩,家庭背景贫困,父母夫妻异地分居,时常心情低落,容易情绪反应明显。孩子的平时成绩一直不佳,经常被老师批评。经过心理辅导师及时有效的沟通后,张某走出了困境,开启了新的希望。

  2.李某:思维失控

  李某是一位16岁的中学生,学习一直属于一流,但最近几个月却思维失控,行为越来越怪异,经常会无端生气,对家人发生口角,学习、社交成绩大幅度下滑,引发家庭冲突。通过深入的沟通,心理辅导师让李某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受情绪因素影响,走出了心理的困境。

  3.王某:学习焦虑

  王某是全班表现最好的学生,学习成绩总是稳居前三,但由于父亲对学习成绩的要求特别高,且经常批评,导致王某越发焦虑,害怕不能及时完成升学考试,甚至两次出现自残行为,心理辅导师通过陪伴王某,多次解开心理纠结,并教导其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处理,从容应对学习压力。

  4.刘某:精神不安

  刘某是一位15岁的男孩,由于压力大,表现出精神不安的表现,出现时常头痛、夜间失眠、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甚至有发脾气的情况发生。经心理辅导师的帮助,刘某开始有了自己排解压力的方法,以及正确的心态调节,降低自己不安的程度。

  5.吴某:社交困难

  吴某是一位16岁的男孩,一直受到欺凌,不敢参加课外活动,觉得自己无法混进社会,经常望穿秋水,精神极度抑郁。心理辅导师让他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被喜欢和尊重,了解了自己的内心需要,并对自己进行安全感建立,并且给欺凌他的同学进行宽恕和原谅,最终使他社交能力得到了改善。

推荐访问:学生心理辅导案例情绪 心理辅导 情绪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