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公文范文> 正文

小学数学课例研修案例(3篇)

富丰文库网 发表于2024-09-08 16:57: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小学数学课例研修案例

  

  精心整理

  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磨课记录

  教学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教学例题图,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2)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两辆客车一共有多少座?)

  (3)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列算式?

  (二)探究40+30的算法

  (1)先独立思考;

  (2)同桌交流想法;

  (3)集体交流,方法归纳:从数的组成来考虑;从一位数加一位数迁移到整十数加整十数。

  (4)你喜欢哪一种想法?为什么?

  (5)30+40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发现?(渗透交换加数,得数不变)

  (三)试一试

  (1)70-3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方法总结:7个十减3个十等于4个十;7-3=4,所以70-30=40;想40+30=70,所以70-30=4(四)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1到5商榷之处:

  是否在试一试之后,可以让学生试着想出另外一个减法:70-40=30,然后把一组的四个算式放在一起比较,这样进一步加深对算式之间的认识。

  教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否可以把上一单元教的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与之比较,让学生明确两类题目的区别和思考方法的不同,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篇二:小学数学课例研修案例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新课程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课例研究》

  编写方案

  一、编写意图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课例研究是20xx年课题研究的重点,各课题学校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极大地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了及时总结、交流、推广课例研究成果,有效地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在这次课题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增加了优秀课例研究的评选,省课题组将从中选择有价值的优秀课例,编写成果集《新课程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课例研究》。二、编写体例1.背景分析

  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思想、课题研究目标、相关背景材料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2.课例描述

  这部分内容是课例研究的主体,要抓住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或有价值的活动进行描述,要突出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问题研究。可以是整节课,也可以是教学片断,还可以是多次研讨不断改进的过程描述。

  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重点内容和有价值的问题描述后要有“设计意图”、“学情分析”、“课题思考”和“问题讨论”等项目,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展开研究。

  设计意图:主要写为什么这样设计这个环节、这个问题,体现设计思想和研究思路。

  /13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数学能力水平和发展规律等进行分析。

  课题思考:在教学活动中怎样落实课题研究目标,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拓展和加深课例研究内涵。

  问题讨论:围绕课例中反映出来的重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引申新问题的研究。

  3.启示与思考

  课例研究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考,这些启示和思考将成为后续研究的宝贵经验,促进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编写要求

  1.课例研究要着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突出课题研究目标,体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互动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2.课例研究必须有明确的研究主题,要提供紧扣主题的真实事件和具体情节,切实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课例研究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突出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注重学

  生的全面发展。

  4.要参照体例中给出的栏目格式进行编写,各栏目中的具体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5.条例清晰、语言规范、简明、流畅,逻辑性强。

  省课题组20xx.9.1扩展阅读:课例脚本--小学数学

  第一篇如何做课例研究

  /1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正宪引言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课例研究的理解?(三年前)1.教研组一起对一节课和一类课进行研究的方式;2.对某一内容或一个主题的教学进行分析、研究;3.关于对一节课全过程进行的研究三年后的今天,对课例研究的理解?1.教师团队在专家引领下,以课例为载体,围绕着某个主题深度剖析进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某一类问题;2.课例研究的途径即“三次备课两轮打磨”。是教师在常态课研究中不断尝试、修改、反思,以求达到适合学生理解、体现数学知识本质的过程。课例研究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思考?带来怎样的变化?聚焦问题:

  一、20xx-20xx年课例研究简单回顾二、20xx年课例研究的过程与思考三、我们的收获和体会一、20xx-20xx年课例研究简单回顾

  1.课例和课例研究“课例”是一个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讲课堂教学背后进行研究的故事”)。“课例研究”是一个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而且这个改进过程对于我们改进一类课有所启发。课例是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是对课堂教学中含有问题或关键事件的教学过程的叙述及诠释。“课例研究”试图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规范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改进。一般来说,课例由四个要素构成:背景与主题(研究问题和为何研究它的原因);情境与描述(教学中的原始关键片段或撰写者的叙事描述);问题与讨论(授课思路和过程背后的观点争鸣);诠释与研究(揭示理念或者总结概括主要观点,往往把一节课的教学研究结果推广和上升到一类课,涉及到学科教学和学习理论探讨以及对该学科的本体性认识和理解。背景与主题:基于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课例研究,磨课是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是一以贯之的;情景与描述:

  /13好的“课例研究”提供“原汁原味”的课堂,帮助老师发现课堂中潜在的真实问题,共同寻找研究点,共同商讨、共享经验与成果;问题与讨论:课例研究所倡导的是不同于高校以理论建构为目的的研究,而是强调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理论以及如何对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概括和提炼的“中介”研究;诠释与研究:“课例研究”基于学校课堂教学场域;“课例研究”基于反思性实践;“课例研究”致力于学生的真实发展。教师面对日渐深入的课程改革,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需要行为跟进的全程反思。我们的课例打磨历程:20xx年我们打磨了5个课例20xx年我们打磨了4个课例20xx年我们打磨了5个课例:课例研究1:两位数乘两位数(姚宗岭名师工作室)计算教学中如何使算理和算法有效结合课例研究2:比较图形的面积(孙颖名师工作室)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课例研究3:相遇问题(魏瑞霞工作室)如何构建“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课例研究4:分数的意义(赵国防名师工作室)如何促进学生对数概念的真正理解课例研究5: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李玲名师工作室)让“数学好玩”聚焦“认知冲突”教学策略20xx年的课例涉及了数概念的建立、算理与算法的有效结合、数学好玩、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建模。这里既体现了我们常说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的活动经验,也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核心理念: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而是一门好玩的学科。在20xx年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继续运用课例打磨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全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实现校本教研的规范化、常态化,比较熟练地运用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校本教研模式,提升数学学科校本教研质量。20xx年我们打磨了4个课例:山东省小学数学远程研修以学习和践行《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为重点,分别以估

  /13算和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作为主题,而且兼顾了学段,体现了阶段性。打磨了四个课例,具体内容如下:20xx年课例研究课例研究6:用字母表示数(济南市友谊小学数学组)如何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课例研究7:方程的意义(青岛四方实验小学数学组)如何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课例研究8:万以内加减法(济南天桥师范路小学数学组)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对估算的要求低学段课例研究9:估算(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小学数学组)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对估算的要求高学段每个课例又分为四个模块:计划制定、课例打磨、问题追踪和专家评点。课例研究能够反映理论和实践的对接,它不是对一节成形课的简单呈现,而是把这节课研究的历程进行了多角度的诠释和深刻的剖析,突出了研究过程中理念的“变化”、核心概念理解的“突破”、教学策略不断调整的“超越”!以体验式、参与式为主旋律,让教师们在深刻的体验中获得专业成长,记录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历程。9个课例研究能够反映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它不仅仅是一节课的简单呈现,而是对一节好课的发生与发展的进行了完完整整的剖析与呈现,同时突出了“变化”,以体验式、参与式为主旋律,让教师们在深刻的体验中获得专业成长,在实践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这是教师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的记录。“课例研究”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全过程。课例研究是通过教师集体对研究课进行设计、观察和反思的循环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在国内,研究者认为“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课例

  /13不仅仅是课堂教学实录,还要交代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要有研究的成分在其中。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形式,“课例研究”直接与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联系;“课例研究”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围绕问题的解决;是同伴互助形式,教师合作完成的活动。“课例研究”是教师教学专业日常生活的舞台,教师既是设计者,又是表演者,更是评价者。“课例研究”基于学校课堂教学场域;“课例研究”基于反思性实践;“课例研究”致力于学生的真实发展。教师面对日渐深入的课程改革,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需要行为跟进的全程反思。好的“课例研究”提供“原汁原味”的课堂,帮助老师发现课堂中潜在的真实问题,共同寻找研究点,共同商讨、共享经验与成果。课例研究基本途径和一般流程基本途径总上所述,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为:选取主题;设计教案;教学观课;集体反思;总结分享。课例研究的目的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课例研究也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重新审视与重新建构的过程。课例研究是基于日常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基于专题。课例研究立足于确定的专题统领研究活动;二是持续研究。课例研究紧扣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而后续的研究则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结论和观点;三是见证效果。课例研究围绕问题解决达到改进实践的效果。四是形成成果。课例研究要梳理研究的过程,提炼结论与观点,最后形成研究报告。通过“课例研究”,教师构建和分享他们的智慧和知识,他们为学生创造值得记忆的学习经历,相互之间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验。“课例研究”的核心活动是教师协同致力于“研究课”,这种“课”称之为“研究课”,是因为其目的在于反观教师的教学实践。二、20xx年课例研究案例分析

  /1320xx年的课例开发既是在20xx-20xx已经成功开发9个课例基础上的继续,更将秉承20xx-20xx年整体计划的总体布局和山东省已有的战略设计,成为以后常态化研修时超市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例开发将通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指导学员进行,根据总体规划,开发的课例将涉及2个专题的6个课例研究。2个专题:专题一是如何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题,专题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共有6个课例研究。第一组:《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三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四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第五组:《圆的认识》第六组:《乘法分配律》第一组:《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了解本专题学习目标。(1)如何根据课标(20xx年版)要求,确立主题,选择课题。(2)如何正确认识“直观策略”和“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运用直观策略,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问题所涉及到的两个方面,都基于对20xx版课标的认识与思考。一是直观策略,新课标中的十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就是其中的一个。二是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新课标强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来说,“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沟通课标强调的这两个方面,把直观策略有效的运用到解决问题教学中,将问题聚焦到借助直观手段,将数量关系直观化,实现对数量关系的深层理解,以此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经历课例研究的全过程,学会一以贯之追踪问题,提高教师群体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领会课标中对于《图形与几何》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图形认识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有效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领悟

  /13学习研究图形知识的一般方法。2.了解本专题研讨的问题:如何在观察、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如何在图形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几何图形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三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整个研究过程力求突破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直观模型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建立空间表象。二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放大和升华数学文化,为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第四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1.了解本专题学习目标:(1)引导研究低年级教学中,如何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以此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和执教能力。(2)引导教师如何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有效开展数学活动,把解决问题的课堂达成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情感得到共鸣的的生动课堂。2.了解本专题研讨的问题和本专题学习任务。研究问题:1.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有哪些有效的数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习,积累解决问题的丰富经验。2.如何把解决问题的课堂变成思维活跃、数学味浓,也就是如何达成生动、深刻、学生喜欢的课堂。第五组:《圆的认识》1.了解本专题学习目标:(1)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研究几何概念内容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xx修订版)中明确提出了“四能”的要求,即“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题重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借助观察、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2.了解本专题研讨的问题和学习任务;3.观看和阅读相关资源,参与问题研讨,提出问题和发表评

  /13论。(二)研究问题:1.如何在观察操作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如何关注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第六组:《乘法分配律》(一)目标任务:群组成员理解课例打磨内涵,经历同课异构式课例研究过程,创新教研模式,让磨课成为教研常态。(二)研究问题:1、在小学阶段,应从哪些方面理解“模型思想”的内涵与意义。2、如何关注学生,将模型思想从理念渗透到课堂。3、探讨在探索规律的教学中数学建模的一般流程。下面我们以第一组《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和第六组《乘法分配律》为例,来谈谈我们课例研究的思考。【案例1】第一组《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原来)

  小明在像册里放照片。每页放2行,每行放4张,3页一共放多少张?原来:第一种解法:从条件分析,知道每页放2行,每行放4张,可以求出每页放多少张。知道每页放多少张,就可以求出3页一共放多少张。第二种解法:求3页一共放多少行?再求3页一共放多少张?现在(20xx年)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每个方阵有4行,每行有6人,一共有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生1:知道每个方阵有4行,每行有6人,可以求出一个方阵有多少人,再求3个方阵有多少人。6×4×3=24×3=72(人)6×3×思考问题:1.前后两个案例,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是什么?教学中凸显问题解决的策略问题解决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多的是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1.画图的策略。画图包括画线段图、树图、集合图、示意图画图,不仅让学生思维外显,而且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画图在具体形象和抽象数量关系之间架起了桥梁。2.列表尝试列表的策略,有时候我们也叫

  /13列举信息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将问题的条件信息用表格的形式把它列举出来,往往能对表征问题和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尝试的策略,简单的说就是你不知道该从哪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猜一猜来进行尝试。但是猜测的结果,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并且要把猜测的结果,放到问题中去进行调整。3.模拟操作模拟操作是通过探索性的动手操作活动,来模拟问题情境,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学生是通过自己探索的过程,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已知的问题来进行推导性的研究。通过这种开发性的操作的策略的训练,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问题的解决,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逆推逆推也叫还原,就是说从反面去思考,从问题的结果一步一步地反面去思考。在解决某一个问题的过程当中,当你从正面进行思考遇到了阻碍,碰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换个思路从相反的方向,即从问题的结果一步一步的往前推。小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假设”;“猜想尝试”;“模拟操作”;“画图”;“逆推”;“简化”等;问题解决的建议1.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数量关系。2.注重恰当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将“隐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显性化”。第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逐步优化。3.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4.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及策略,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5.尝试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案例2】第六组《乘法分配律》

  原来:让学生算;整理算式;得出乘法分配律的结论;然后应用定律去进行简算。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难道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仅仅是为

  /13了简算吗?在获得定律的同时,我们还应让学生获得点什么?获得模型思想,体现建模的过程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建立模型的过程:情境问题建模应用以20xx年打磨的《乘法分配律》课例来说明六组打磨《乘法分配律》第三次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加。这个规律叫作乘法分配律。三、课例研究的收获和感受

  1.课例研究关注教师的亲身体验,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建构者、创造者。课例研究使教师的主体意识得到唤醒。教师在参加课例研究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研究的主体。他们在与专家对话、与教研员结为学习伙伴过程中,一方面得到专业引领,一方面又进行平等的合作,从独立作战到有团队的支撑!而且,教师本身还是一个重要的培训资源,他们的经验、学识、品质、情感,在解决问题、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课例研究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课堂观察的引进,维度的多元,为诊断教师问题提供了依据!让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迈进!3.以课例为载体的研修,以教师的个人经历、经验为起点,以教师群体的经验与智慧为修改点,以后续的学生课堂实践为终极追求点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改变教师的行为需要连续的干预!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我们以一个点切入,深入剖析,带动对一类问题的触类旁通.这个过程是课程团

  11/13队及参与研修的老师们“专业地读教材、用心地读学生、智慧地读课堂”的真实写照!4.课例研究把叙事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教学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叙事研究,要对教学过程的出现的事件、问题及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归纳,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必须借助理论的武器,从而产生了对理论学习的渴求。提高了教师的研究品质,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使校本研修落到实处。第二篇课例研究视频课程说明

  一、介绍

  全省的老师们好!欢迎大家参加20xx年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师双对接全员远程研修远程研修。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策划这次研修课程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著名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吴正宪老师,欢迎吴老师!下面首先看一下本次研修的总主题:“课标贯彻:面向学生学习的课例研究”,主要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教学实践问题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教师教育观念”、“问题解决”、“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相关内容开发了20xx年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课程资源。通过教师教育观念内容帮助教师将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中,通过问题解决的内容提升教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识;通过图形与几何领域提高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能力。以下是在不同主题下的六个课例研究,请大家按照要求选择学习,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组别一组二组三组四组项目主题课题主题课题主题课题主题课题五组六组主题课题主题课题连乘问题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与空间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如何在操作、想象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引导学生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如何在观察操作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12/13提出问题的能力?圆的认识如何在探索规律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乘法分配律内容如何借助直观,培养学生提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个主题,六节课,八位老师来执教二、怎么做的运用“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模式及其同课异构的变式,力图提升全省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和校本教研质量。

  1、三次备课两轮打磨。两大突破:一是主题贯穿在课题当中;二是课堂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同课异构的变式。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三、学习要求

  针对以上的课程资源,对老师们提出如下四个要求:

  1、期待积极参与,要互动起来,大家全程参与,质疑与追问和提出问题。2、养成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习惯。在学习中研修,在研修中学习,期待研修延续到工作中。

  3、充分认识到研修的过程是一个研修的共同体。要学会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事对话,与专家对话;要学会反思:改变自已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4、把自己的研修体会、习惯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谢谢大家!

  13/13

篇三:小学数学课例研修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课例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面积的认识)

  ——李梅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82—85页。教材分析:

  活动一,通过师生观察教室内物品的对话,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教材设计了“室里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是正方形的”这个问题和观察身边事物的活动,以及指出课本封面和铅笔盒表面哪个大、哪个小的问题讨论。上面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知识的背景下,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活动二,把两个不同但容易比较的长方形纸进行大小比较,在学生操作、比较、交流的基础上,通过黄色的纸比蓝色的纸大,就是黄色纸的面积比蓝色纸的面积大;引出“面积”的概念。

  活动三,比较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操作活动。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品表面、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2.认识面积的含义,了解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小方格来进行面积比较的方法。

  3.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同学们,新校舍正在建造之中,老师想请你当一名小小的美化师,为我们新校舍的草坪添上亮丽的一笔。(出示两块大小差异较大的草坪形状),哪位美化师愿为它们涂上美丽的颜色?

  要求给草坪涂满色,并比一比谁第一个涂完,其余同学分成两组为他们加油。(学生对比赛结果产生异议)

  为什么不公平?看来比赛结果和草坪面的大小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探究“面积”概念。

  2、教学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表面一样大吗?并摸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

  师小结:我们观察到的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桌子表面的大小是桌子表面的面积;凳子表面的大小是凳子表面的面积。

  指出你的数学课本的封面和铅笔盒盖的表面,说出哪个面的面积大些,哪个面的面积小些?重点说出是怎样知道的,同桌互说。而后全班交流。

  师小结: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3、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

  出示教科书附页中两个长方形纸片,现在请你观察一下,手中的两个长方形纸片,哪一个纸片大,哪一个纸片小?

  学生独立操作,比一比。

  交流:(学生将两个纸片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

  黄色的长方形纸片比蓝色纸片大。

  师: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什么比较大?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师小结: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黄色长方形纸的面积比蓝色长方形纸的面积大。

  4、总结“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5、比较面积的大小。

  出示孙悟空扛着芭蕉扇的图片,比较两把芭蕉扇的表面哪个大?

  出示实物:手绢和方巾哪个面积小?

  学生演示,进行比较。

  6、巩固拓展应用。

  (1)下面三个图形,哪个图形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做“练一

  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尝试解决,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数格子比大小。

  使用数格子比大小方法的条件——图形上的方格大小必须统一。)

  (2)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大。(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引导其他学生通过质疑掌握不满一格情况的处理方法。

  7、师生总结概括。

  学生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谈谈自己对面积的认识。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课例(小编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图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

  这一课时,安排了三个主要活动。

  活动一,通过师生观察教室内物品的对话,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教材设计了“室里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哪些是正方形的”这个问题和观察身边事物的活动,以及指出课本封面和铅笔盒表面哪个大、哪个小的问题讨论。上面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知识的背景下,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活动二,把两个不同但容易比较的长方形纸进行大小比较,在学生操作、比较、交流的基础上,通过黄色的纸比蓝色的纸大,就是黄色纸的面积比蓝色纸的面积大;引出“面积”的概念。

  活动三,比较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操作活动。

  1.比较物品表面的大小。教材呈现了两组实物,即不同形状的两片树叶的图片,手帕和方巾的图片,让学生在直观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2.对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的大小进行比较。这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操作、探索活动,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材呈现了用透明纸描下来,把图形剪下来等比较方法。在学生亲身感受到,用直观的比较图形的方法很难判断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把两个图形分别划分成许多同样大小的方格”来试

  着比较。在学生交流不同比较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使学生了解划成同样的方格对两个图形进行比较的方法很科学,对任意图形都适用。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品表面、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2.认识面积的含义,了解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小方格来进行面积比较的方法。

  3.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学目标确立分析:

  这一课是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等知识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运用观察、交流、操作等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探索活动。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同学们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知识背景下,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我力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观察、交流、思考时间,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做到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思路,并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同学们,新校舍正在建造之中,老师想请你当一名小小的美化师,为我们新校舍的草坪添上亮丽的一笔。(出示两块大小差异较大的草坪形状),哪位美化师愿为它们涂上美丽的颜色?

  要求给草坪涂满色,并比一比谁第一个涂完,其余同学分成两组为他们加油。

  (学生对比赛结果产生异议)

  为什么不公平?看来比赛结果和草坪面的大小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探究“面积”概念。

  二、物体表面的面积。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表面一样大吗?并摸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

  师小结:我们观察到的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2.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桌子表面的大小是桌子表面的面积;凳子表面的大小是凳子表面的面积。

  指出你的数学课本的封面和铅笔盒盖的表面,说出哪个面的面积大些,哪个面的面积小些?重点说出是怎样知道的,同桌互说。而后全班交流。

  师小结: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平面图形的面积。

  1.出示教科书附页中两个长方形纸片,现在请你观察一下,手中的两个长方形纸片,哪一个纸片大,哪一个纸片小?

  学生独立操作,比一比。

  交流:(学生将两个纸片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黄色的长方形纸片比蓝色纸片大。

  2.师: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什么比较大?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师小结: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黄色长方形纸的面积比蓝色长方形纸的面积大。

  3.总结“面积”的含义。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

  直观比较面积的大小。

  1.出示孙悟空扛着芭蕉扇的图片,比较两把芭蕉扇的表面哪个大?

  2.出示实物:手绢和方巾哪个面积小?

  学生演示,进行比较。操作比较图形的大小。

  最近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老师家的小孩要上幼儿园了,我想为他选一个运动场地面积大一些的幼儿园。(出示两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运动场地的图片)

  你能用眼睛直观看出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吗?

  老师也观察不出哪个幼儿园的运动场地的面积大些,你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吗?

  鼓励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比较。组织方式:先独立操作,再在小组里交流。方法:1.剪下重叠。2.用同一张纸条量。

  3.用小正方形摆。

  4.用格子纸摆后数。(有顺序地数,不重复,不漏,不满格算半格。)

  重点交流平均分成小方格的比较方法。

  交流教材中“说一说”的问题:这几种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师总结:当两个面的面积大小一眼就能看出时,可以用观察的方法,当两个面的面积比较接近时用眼睛观察面积的大小,有时就不太准确了,我们可以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

  四、巩固拓展应用。

  (一)下面三个图形,哪个图形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做“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尝试解决,反馈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数格子比大小。

  2.使用数格子比大小方法的条件——图形上的方格大小必须统一。)

  (二)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大。(做“练一练”第2题)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引导其他学生通过质疑掌握不满一格情况的处理方法。

  五、师生总结概括。

  学生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谈谈自己对面积的认识。教学个案:

  充分感知,理解面积含义。1.摸一摸,看一看。

  摸一摸你的数学课本的封面和铅笔盒盖的表面,看一看哪个大些,哪个小些?

  师小结并渗透观察法。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看一看,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做一做、比一比。

  (1)师: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再和同桌比一比谁的手掌面大?

  你们是怎么比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手掌面的大小比较接近,可以重叠在一起比较大小。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下面的重叠法做铺垫。比较自己和别人手的大小,学生会很认真,很积极。)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剪下的附页中的两个长方形,比一比哪个大?

  同桌合作:把蓝色的长方形放在黄色的上面。比较得出黄色长方形大。

  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什么比较大?

  总结“面积”含义。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比一比,让学生再次感知面积的含义。这其中也渗透了另一种比较的方法——重叠法。)

  教学反思:

  回顾《面积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教学中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对此,我有如下启发:

  强化感知,主动参与。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的感知较弱,不像对时间、长度等有很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为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创造条件,以使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较好地完成新知识的建

  构过程。在教学中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热情,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组织学生广泛交流,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这样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和变化,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成果。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面积,在回答交流中经常会说出“桌子比书大”、“左边这个大”等类似不准确的语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纠正,强化面积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

  达能力。

  不断激趣,引导探究。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创造的机会。”因此,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为新校舍的草坪涂色。巧妙的创设了矛盾,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黑板的表面、桌子的表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教材中“比一比”的第(1)题是“两片叶子的表面哪个大?”我觉得让学生准备叶子可能找的不太一致,什么样的都有,即使同一种花或树的叶子,也有大小的区别。因此,我出示了孙悟空扛着芭蕉扇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难题,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课例《圆锥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圆锥的认识》

  上饶市铅山县鹅湖小学

  叶小青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圆锥的认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的认识”的重要内容,这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而安排的内容。我们要想认识圆锥,进一步学习有关它的知识,首先要了解它的特征。因此教材把它安排在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节,为下面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所发展。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动手操作,亲自实践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应着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

  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了解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活中的圆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复习提问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谁能告诉老师圆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生观察感知后,说出自己的结果,师肯定:这个物体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3、利用课件动态展示圆锥的形成过程。观察圆柱和圆锥,它们最明显的不一样

  在哪里?

  圆锥还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我们圆柱的有关知识,自然引入新课的学习;动态地展示圆锥的形成过程,学生能形象地体会圆与圆柱、圆锥之间的联系;说一说圆柱和圆锥最明显的不一样在哪?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发现

  (一)探究圆锥的特征

  ①观察学具:圆锥与圆柱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②动手

  操作:

  剪一剪,滚一滚,探究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量一量,明确圆锥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设计意图】一是在学生交流、补充、质疑的过程中,使认识渐趋完善、深化,有利于形成思维之间的对话,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二是在操作验证环节中,通过围卷、展开、转动等操作,让学生亲自感知、体验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的过程,加深对侧面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环节:看书梳理,解疑提高

  引导学生通过看书梳理知识,发现疑问。

  【设计意图】在看书的过程中,让学生静下心来,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梳理沉淀和思考质疑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第四环节:当堂练习,拓展延伸

  ①找一找: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图形是圆锥。②连一连:把圆柱、圆锥与相对应的侧面展开图连起来。③转一转:将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的旗杆快速转,想象一下,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

  ④分一分:怎样把圆柱或圆锥分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意在调动学生各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转一转、分一分等活动,使学生动态地认识圆柱和圆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精彩片段

  课堂故事一: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学“圆锥的侧面”时,我抛出问题:“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曲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想一想,圆锥的侧面展开会是什图形呢?”这个问题一出,同学们发现的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很快就有很多同学举起手来,“三角形”、“半圆形”、“梯形”、“扇形”??,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意见不统一,这更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明确真相的兴趣。师:这些都是同学们猜测的结果,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后究竟是什么图形呢?下面同学们想办法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寻找答案。

  有的学生把圆锥形纸筒的侧面用小剪刀剪开了,有的试着用纸把圆锥形学具的侧面围起来,还有两个同学想到了把圆锥的侧面滚一滚的方法。师:同学们,有答案了吗?谁来说一下?

  郑文壮:我把圆锥的侧面剪开后,得到的是一个扇形。徐优悦:我把圆锥的侧面剪开后,得到的是一个半圆形。徐静怡:半圆形也是圆的一部分,是扇形的一种,我认为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扇形。师: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可能是三角形吗?

  徐天锡:不可能是三角形。师:为什么?

  徐天赐:我把圆锥的侧面在桌面上滚动,发现它是以顶点为圆心,沿曲线滚动的,连续滚动下去,会形成一个圆。三角形的边都是直线,没有曲线,所以不可能围成一个圆锥。

  徐俊龙:圆锥从正面看是三角形,侧面展开图不是三角形,而是扇形。

  师:你能在黑板上的这个圆里,画出扇形吗?

  郑红凯上来在圆里画出了两条半径。师:你能指出哪一部分是扇形吗?

  郑红凯:上、下两部分都是扇形。师:我们会画扇形了,也就能自己制作一个圆锥了。

  对圆锥的侧面的认识,由一个有效的提问开始,从大胆猜测、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层层递进,水到渠成。事实证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是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如果这个问题的结论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没有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那教学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课堂故事二:层层追问,精彩不断。

  在认识圆锥的高时,有下列一段对话:师:圆柱的高指的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谁知道圆锥的高指的是什么?”周伟琪:圆锥的尖到底面的距离。

  师:圆锥的尖,换一个词,就是圆锥的——。周伟琪:顶点。

  师: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的距离是圆锥的高,这样表述准确吗?

  徐文利:应该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师:为什么要加上“底面圆心”这个条件?

  徐文利:因为连接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垂直于底面。师:圆锥有多少高呢?

  徐宝乐:只有一条高。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只有一个底面圆心。师: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徐乃天:拿着两把尺子下来准确地测量出圆锥的高。

  师:像测圆柱的高一样,把尺子靠在圆锥的侧面上,这样测圆锥的高行吗?

  徐静怡:这样测不行。这样测的不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这样测比实际结果大了。

  有效的追问,能牵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这样我们期待的课堂精彩就会如约而至。

  自我反思

  本节课,经过多次试讲、修改,最后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教学氛围和谐融洽。前后授课对比,有以下两点深刻感受。

  (一)放飞思维,收获意外的惊喜

  我在本节课的第一次试讲时,对“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的问题的探究,只是局限了一种“剪一剪”的方法,让学生把圆锥的侧面剪开,展开后观察是什

  么图形。这样做实际上是让学生顺着教师的设计在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体现不出学生的主动探究,其结果也是平淡无奇。第二次修改教案,把教师的提示改为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怎样操作能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个开放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方法:有把侧面剪开的,也有先把侧面用纸围起来,再展开的。最让我赞叹的是,有的学生想到把圆锥的侧面滚一滚,进行比较,观察滚过的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这是在课前预设中我没有想到的。这些奇思妙想闪动着创新的思维与火花,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和惊喜,更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魅力精彩。能带给我们惊喜和振奋的往往就是这些意外的收获。

  (二)运用对比,突出比较的价值

  圆锥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圆柱的相关知识之后进行学习,两者间存在着联系和对比。第一次授课,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之后,又领着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圆锥的特征。课后,教研组老师评课时提到,圆锥的特征可以完全放给学生主动探究。于

  是,第二次授课,我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圆锥与圆柱相比,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学生很自然把圆柱和圆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寻找异同,学生探究和参与的热情也明显的提高,前后教学效果大为不同。

  第四篇:数学教学课例研讨总结

  数学课例研讨总结

  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它依据教师个人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行为,寻找自身的差异不断改进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例研修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螺旋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国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课例研究”的阶段:“策划与准备”阶段、“实施与反思”阶段、“梳理与提升”阶段。“策划与准备”阶段具体任务有组建课例研修小组并分工、定主题和课例、定关键词、查找文献资料、制订课堂观察表。“实施与反思”阶段具体任务是确定课例研修形式、开展“三课两反思”、做前测和后测。“梳理与提升”阶段具体任务有找出课例研修报告的基本要素、撰写时选择“关键事件”、撰写时有效地使用文献资料、写好报告的“结论”部分、明确报告的字数。

  课例研究通常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学会怎样去做,达到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目的,引导更多教师掌握并运用这种方法改进常态教学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课例研究就成为了教师学习的认知支架,是教师们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课例研究起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作用,它能够增长我们的实践智慧,使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成为有研究能力的实践者。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课例研修与我

  们的平常的教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平常我们往往只关心课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进行课例研修可以让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和理论,丰富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例研修这种培训的活动形式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问题的解决为指向,以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的,既可以迅速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又可以使培训的效果及时体现在新课程教学效率提高上,因而受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训练的方式。初识“名师课例研究”,不知其究竟为何?通过参见此次活动,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使我明白了其真正内涵: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这样的概念易于理解,其操作模式也易于把握: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搞清了这些,不禁使人心中豁然开朗,这就是“课例研究”。回想我们以往的教研课,与之相比,课例研究不仅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更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其互助互学的教研过程,更使大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而今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成功也将属于我们!

  第五篇:数学教学典型课例评课

  数学教学典型课例评课、研讨

  数学教学典型课例评课、研讨新课程与教师色转变新课程下教师角色有三方面的转变

  :

  (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2)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3)教师成为研究者。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

  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新旧课程与教师教学行为的逐步过渡、渐进与交替的过程。

  3、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

  4、教师成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有

  5、教师成为研究者

  二、关于备课问题

  1、新课程备课的要求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新课程对教师的备课应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1)体现发展之本,尊重学生差异(2)体现课标,注重三维整合

  (3)体现教与学统一,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4)凸显教学过程,体现预设与生成(5)体现教材,解读并超越教材

  2.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3.生成与预设——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

  (1)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在预设中留足空间寻求平衡(2)适时调整,在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寻求平衡

  ①质疑问难,插问追索

  ②搁置、拒绝,在巧妙延伸中寻求平衡

  三、教学情景创设问题

  1、教学情景的内在要求

  2、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思路

  根据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差异,不同的教学情境在创设环节上各有不同。一般情况下创设一个较完整的教学情境大致需要经历一下几个过程。(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问题

  1、主导与主体

  “主导”的本意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教导。意即教育、指导、引导,重在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上路”,全面发展;二是辅导。意即辅导与疏导。针对学生课内外学习中发生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予以辅助、帮助,如同流水受堵,需要疏导一样。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发挥主导作用就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安安静静地听讲,教师连珠炮般地提问,学生如流水般地答应。也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的精讲、精问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恍然大悟的导向作用。但不能走极端,认为教师的每句话都必要。

  “主体”,哲学上原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在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教师“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发展的过程。当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或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放弃教师的责任,实行“大放手、大撒手”的“放羊式”教学。

  2、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部分组成,两者是平等的关系。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引导者,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而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激励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制定和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要制定比较全面、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这里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落实这些目标。(2)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①渗透新教学理念,摆正自身的位置,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就要转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第一,要树立主

  体性学生观,确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第二,在教学实践操作中,必须突出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展示。第三,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对课本、对教师的内容“思考、质疑、消化、吸收”。

  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就要转变自身的角色。第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要制订好教学目标,充分认识教育对象,认真钻研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好教学程序。第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充分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因素,让学生动起来、思起来,并协调多种因素,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目标实现。第三,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一方面,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讲授、示范、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矫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需要。

  ②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担负起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责任。或借助现代化视听手段,或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课堂变得宽松、愉悦,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主体能动性良好表现创造条件。③提供学习资料、资源

  为了支持学生学习和探索,教师要做到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同时,教师还要在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方面提供帮助。

  ④创造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让课堂教学充满问题,由问题开头,由问题结束,中间是分析和解决问题。开头和中间出现问题、有问题大家都能理解,现在教学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⑤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互动和交流,实现对学生多元性、多元化的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有效的反馈,判断回答问题的对与错,并给予明确、积极地评价。教师的这个评价要有鼓励性,促进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也要很好地保存学生的自信心。(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①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谈不上“主体”。学习是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要参与课堂教学,不仅要积极参与,还要有效参与。

  积极参与主要有几个表现:情绪饱满;交往互动;参与面广。

  有效参与有五种表现:学生拥有更多的独立学习时间;学生的思维活跃;获得学习策略;充分动起来,机会充分;创新素质得到培养。②给学生充分时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或者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纲的问题,阅读教材,归纳总结,自己解决问题。③恰当选择合作学习时间和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方式,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时效性,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设计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④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获得知识

  现代教学把知识看作一种过程,它除关心所传授的知识数量外,更关心的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获得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教材,深入研究和探究、交流、归纳、概括、总结。

  探究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常用到的,要想探究,必须具备:探究的欲望,探究的空间,探究的时间。3.教师如何“导”

  (1)教师的“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不断积累、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其中遇到“疑难”是必然的、正常的,教师只有在学生冥思苦想而不得结果的关键时刻,“恰到好处”的给予点拨,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品尝到“探究”的情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遇到学生见解、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等发生偏离教学目标与文本时要及时引导。(2)教师的“导”还要“点到为止”

  教师“引导”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把握裹在疑难问题上的一层“窗户纸”点破一个“小洞”,给学生提供继续探究的契机和空间,让其

  展开思维的翅膀,独自去领略“洞”的世界。这正如教师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学生尽力跳了还是够不着时,教师只需给他稍微垫一个台阶,让他继续够,而决不是直接把桃子放到学生手里。否则,学生就永远尝不到成功的艰辛和喜悦。垫好了台阶之后,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该是隐身而退的时候了。

  五、教材使用问题

  1.教材分析

  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是教师对工作科学性的重要体现,是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关键一步。教材分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阅读感知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多角度感知教材。影响对教材全面感知的最大障碍是教师自己,自认为熟悉教材而不认真钻研。教师应将通读全套、整本教材与精读所教单元或课题紧密结合起来系统阅读;将咬文嚼字细读课文内容与亲自动手做练习、习题结合起来深入阅读;将本文学科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参考资料、各种杂志结合起来广泛阅读。这样,才能多方位深层次感知教材,真正把握教材。(2)思维加工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从本质上理解教材的加工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揭示这一部分教材的知识结构,挖掘知识的价值与功能,理解教材的目的要求,找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3)想象构思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运用阅读感知和思维加工的成果,想象构思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实施教学,使之更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想象构思,既是前阶段钻研教材的总结概括、优化组合,又是结合师生素质和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创造的过程。通过想象构思进一步对教材的内容分解组合、增删改换,精心处理教材,形成教学的初步方案,为教学设计打下基础。

  教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用”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作一个可参照的蓝本,是在此基础上的开

  发与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执行与传递;而且教材也不可能是完整的,客观上要求教师去加工,不断地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灵活运用教材,补充、丰富其内容,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2.依循教材与“改造”教材

  义务教育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都要求教师具有比以前更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教材编写自有一套体系,它面对虚拟的学生,具有完整性、严整性的特点,又有抽象性、模糊性和未定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材使用与处理上要把握好依循与改造关系。怎样才能把握好依循与改造关系呢?通常可以有以下几点:

  ①认真解读课标,把握新课标新理念。

  ②搜集和听取教材编写者的提示,领会编写意图,尤其要注意从总体上和原则上把握教材的思路和特点。

  ③搜集和听取实验区介绍的经验,对可用的经验实行“拿来主义”。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全面实施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将层出不穷,择其善者而从之。

  ④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独立理解和判断,并依据学生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⑤听取学生意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改造教材可以把不符合学生认知现实的改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可以把呈现方式枯燥的改为有趣的、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的,可以把简单的内容改造为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3.把握好利用教材资源与开发课内资源的关系

  对新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广泛的课程资源。要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实现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和校园内外的结合,要把课内外教学资源当作教材资源的一种扩大、延伸。像过去那样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完成一学期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新视野下的教程资源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怎样理解教材资源和可课内外资源的关系呢?

  ①教材是主要的,教材规定的目标应该达到,这是教学之本。

  ②广泛开发课内外教学资源是为了更好的配合教材的使用,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③开发课外资源是为课内教学服务,将课内的方法、技能迁移于课外,着重于个体探究式学习和群体合作式学习,讲求实效。

  总之,以教材和课堂为圆心或轴心,逐层次扩大教学资源,将教材变成开放性教材,将课堂变成开放性课堂。

  六、课堂活动组织问题1.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1>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参与不主动。由于学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很多时候程度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活动。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选择时机不当,没有保证有效交流。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有效率高。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这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

  <3>活动中缺乏平等的合作精神。在一些活动中,由于学生年龄小,不能从大局出发。再由于独生子女自我约束意识弱等本身的性格特点,难免会在合作中发生矛盾,出现争执,表现出个人争功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树立榜样,合理引导。<4>小组合作中材料的过于缺,也是影响合作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过多的材料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过缺的材料又不能支持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过犹不及。因此,教学材料的运用要具有科学性。

  <5>大班级中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过多的小组使教师不能很好地分组与管理。

  <6>教师合作学习教学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提高小组技能,发挥小组合作最好的潜能。(2)合作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合作学习总是围绕某些学生要学习、掌握的内容进行的,因此,要使合作富有成效,教师一定要事先精心设计好合作学习的内容。<1>

  内容应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

  发表评论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课例研修案例 研修 小学数学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