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公文范文> 正文

国家安全形势论文摘要(4篇)

富丰文库网 发表于2024-09-10 16:00:03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国家安全形势论文摘要

  

  国家安全

  论文1500字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国际关系变得日趋复杂,国家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严峻化。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我国必须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提升国家安全能力,有效应对各种安全挑战和威胁。

  二、国家安全的内涵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独立、领土完整、政治稳定、社会秩序、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安全总和。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最终追求。

  三、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

  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存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新型安全问题不断涌现,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全球性挑战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考验。因此,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风险。

  四、加强国家安全意识

  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政府、军队、企业、学校、媒体、公民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政府要全面提高国家安全意识水平,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和使命;军队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企业要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重要领域的风险防范和安全保障;学校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媒体要积极宣传国家安全理念,引导舆论正能量;公民社会要加强国家安全监督和参与,共同建设安全稳定的美好家园。

  五、提升国家安全能力

  提升国家安全能力是有效应对各种安全挑战和威胁的重要保障。我国要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防实力和军事战斗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加强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应急管理机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网络安全,打造网络强国,防范网络攻击和技术渗透;加强侦察监视,掌握国家安全情报,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多边安全合作和共建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六、结语

  国家安全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责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的基石和保障。只有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提升国家安全能力,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蓬勃发展。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携手,为国家安全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和努力!

  特殊场合1:国际合作会议

  增加的条款

  加强与会各国之间的情报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国家安全方面的挑战和威胁;

  漏。

  确保会议期间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防范潜在的黑客攻击和数据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国际合作会议需要邀请外国官员或代表参会,需要安排他们的安全保障和住宿等问题;

  解决办法:提前安排好宾馆住宿和交通接送事宜,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保安工作的协调和执行,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工作顺利。

  特殊场合2:重要国家活动

  增加的条款

  组织专门的安保力量,确保活动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增强现场监控和防范措施,杜绝恐怖袭击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安排好VIP的安全路线,保障其人身安全。

  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重要国家活动需要适时开放音视频直播服务,需要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和视频传输质量;

  解决办法:安排专人负责控制网络通道和保障视频传输质量,并采用高强度的加密技术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

  在当前国际局势日趋不稳定的情况下,全体中国人民都应意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国家安全能力,有效应对各种安全挑战和威胁,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希望我们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蓬勃发展而努力奋斗。

篇二:国家安全形势论文摘要

  

  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

  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五篇)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篇1没有国家安全,哪有人民的幸福安康?国家安全实际上就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对仅知道“皮毛”的民众来说,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不能仅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天,而是应该每天都要绷紧“国家安全”这根弦,以防患于未然。

  在去年_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就曾做出重要指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夯实国家安全社会基础,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明了行动方向。国家安全事关国家的兴旺,因此,也就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相关。事实上,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每个公民自身的利益;国家利益受损,个人利益就谈不上。

  当前,危害国家安全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有些人甚至稀里糊涂地被人利诱,成了国家的罪人,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是的,面对国家安全这件“头等大事”,你我他都不是旁观者,应该是参与者。而一提起国家安全,不少人马上会想到“军事”或“间谍”之类的神秘字眼儿,认为那都是与国家安全部门有关。不错,国家安全当然离不开安全部门,但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既然如此,任何公民都不可能是局外人。

  我国国家安全法中对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义务有明确规定,如“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

  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以及“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等。

  这充分证明,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对国家安全承担起法律责任来,认为国家安全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如今是网络社会,中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为了国家安全,还是为了网民个体,拥有清洁的网络空间,已成为不容回避的安全课题,必须认真对待。网络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但就是有部分人对此没有足够的清醒认识,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其实,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已经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到处体现。

  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篇2国家安全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履职尽责,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安邦固本、长治久安、安身立命、安居乐业……在一个又一个凝结了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成语里,无一不显露出“安”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心心念念的头等大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次因为战火的荼毒,中华民族累积了数千年的文明成果毁于一旦。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被誉为“中国之凡尔赛宫”的圆明园遭遇浩劫,园内无数宝物被抢走、美轮美奂的园林建筑葬身火海。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还不是因为当时国力薄弱,清政府腐败无能吗?这段惨痛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国家安全,其他一切自不必谈。

  当今世界也并不是太平盛世,国防战略环境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国防斗争形势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多极化发展的未来,群雄纷争,我国周边不稳定因素尚存。我国的国防实力、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国防方面的建设,然而国防的昌盛,离不开我们强烈的国防意识、精神、热情,而这种“意识”、“精神”、“热情”维系着国家安全与

  民族兴衰,维系着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们要心系祖国的发展,关注祖国的安危,增强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组织观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居安思危,保守国家秘密,做新时代的“国家安全员”,为祖国的发展、强盛努力奋斗!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篇3当今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方面同国际社会形成前所未有密切联系条件下提高驾驭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已经成为关系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就国家安全战略而言,地方领导干部思虑和谋划工作不仅要胸怀经济发展的全局,还要关注国防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对军队领导干部来说,思虑和谋划工作不仅要胸怀国防和国家安全的全局,还要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没有经济发展的国家安全是不稳定的安全,没有国家安全的经济发展是不完全的发展。从实践的效果看,军地干部交叉培训,通过系统学习战略理论与参观考察,学员们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思维能力,在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寓军于民的过程中,树立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全局观念,从而形成一支具有战略思维和战略前瞻能力的高素质领导队伍。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过去一讲国家安全,就是指边境疆土,现在看,还要围绕国家利益这一更高层次来认识国家安全。当今世界,国家安全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国防和国家安全观念,已不能完全满足科学技术含量急剧增加的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因此,顺应时代变革、更新国家安全观念成为时代所需。

  很多同志有一个共同的感悟:一个人懂得经济管理,可能是一个经济家,掌握了组织领导管理的学问,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但学习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知识,具备了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才可能成为一个战略家。

  国家安全绝不仅仅是军队的事情。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在保卫国家安全上都义不容辞。对今天中国安全问题的复杂性认识越深刻,忧患意识就会越强烈。而只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才

  能使我们避免在实际工作中以眼前利益遮蔽未来利益、以任内利益替代长远利益、以集团利益超越国家利益,才能以更大的胸襟、更远的眼光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

  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篇4当今的世界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世界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共享化。网络信息时代为全球发展,国家的强大都带来便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为思想单纯,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大学生本身并没有成熟的独立思考和辨识能力,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因此,在面对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的作出清晰地判断。所以,为了使大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检讨,自我逃生的能力。

  今年以来,一些犯罪分子频繁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其中广大师生和家长也是占有相当比例的受骗群体。全市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初步遏制了该类诈骗案件的高发势头。但由于此类犯罪手段不断翻新,欺骗性和再生性极强,防范工作任重道远。为切实提高全社会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我们了解到现在常见的网络诈骗有仿冒淘宝网等正规购物网络诈骗的,在购物网站以出售廉价商品作为诱饵的。现如今,高科技是越来越发达,骗子们行骗的方式多种多样。诈骗短信就是其中常见一种方式。

  一、电话诈骗

  1、虚构子女被绑架为有诈骗,虚构已将子女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

  2、冒充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等名义实施的一系列诈骗行为,以事主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自称社保局工作人员来电称社保账户欠费的,但凡以上种种来电,只要提出你要到银行去或者让你汇款某至个个人名字

  的账户,百分之百是诈骗。

  3、已购车退税为名电话诈骗,诈骗分子谎称自己是税务局或车管所工作人员,以‘税务局要退还汽车购置税’为由要求事主速与财政局某电话联系。若车主拨打电话联系时,对方便让其从银行ATM机上利用转账操作获取退税费用,已实现诈骗目的。

  二。短信诈骗

  1、发布贷款信息诈骗,通过短信群发如____公司在本市,长期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3%,无抵押,无担保,当天可办理,与对方取得联系后,要求先支付利息和保证金,结果钱没借到先被骗去。从目前来看,该类短信均为诈骗。

  2、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要求速汇款等内容用来行骗正巧要汇款的人员。

  3、还有就是近年来危害很多大学生的电信诈骗,根据这些常出现的网络诈骗问题,我们总结以四点诈骗的防范措施:

  4、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互相帮助,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5、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银行卡密码,地址,手机,存折等随意提供给他人,以防上当受骗。

  6、切勿随意轻信马路广告或网络上以及手机上的求职应聘等信息,勤工助学必须通过正规渠道,防止上当受骗。切勿不可贪小便宜或者谋取私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谨防掉进骗子设计下的陷阱。

  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现在我们要以学业为重,不听信任何谣言,积极参加各类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活动,不要沉湎与虚拟世界的匿名交流而无法自拔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代表也应该是有力保护自我的代表。当看到网络上出现的各种诈骗报道,我们的内心是难以置信的,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任何时候我们放松一点警惕,就会给予犯罪分子多一份的机会,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骗取我们的钱财。所以无论犯罪分子

  如何花眼巧语,危言恐吓,我们只要记住,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遇到不明白的是不要急于做决定,要和家人联系,沟通,如有疑问直接拨打110进行咨询或者报警,不给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

  形势与政策国家安全论文篇5国家安全是国家大事,与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振兴发展紧密相关。随着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对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意义重大。

  国家安全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内容和方式都是不同的。它不仅受本国综合因素的影响,也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冷战结束后,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国际化、文化多样化的新时期,世界各国已经被密切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地球村,国家安全已经不是一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也不仅是地缘相邻的几个国家之间的事情,而成为了国际性的、全人类的事情。国家安全由此与全球安全、国际安全、地区安全密切相关,人们需要从国际安全的大视野中审视国家安全,从国际环境中思考自己国家的安全。另一方面,国家安全不再只是对外关系和军事安全。出于国内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日趋严重和突显,内部因素开始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内容。国内因素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

  国家安全意识是人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情感态度、认知以及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具备的观念意识的总和,是世界观、道德观、政治观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指大学生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方面所应具备的观念的总和,是其世界观、价值观、政治观在国家安全方面的体现。大学生是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年群体,他们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会对国家安全问题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对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利益有自己的意识取向。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取向来自于受教育的经历。大学生可塑性还很强,世界观、价值观、政治观还在进一步形成过程中,因而随着知识水平和各方面能力的增

  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这就是说,在未来想当长的时期内,大国之间的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与综合安全的较量。清醒地认识我国安全形势与国际国内环境,是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培养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意识的重要前提。

  当今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领域,互联网本身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扩张性和渗透性,除其积极作用外,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危害性极大。加上世界各国网络发展得极不平衡,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网络自身技术的缺陷,使得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新的严重威胁和挑战。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网络霸权、网络信息战等,网络化已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新形式。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思想问题的多发期和高发期,同时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有利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国民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安全防范能力的提高。

  当今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不足,对敌对国家的威胁和我国的不安定因素认识不足,保密意识缺乏,网络法制观念滞后,文化传统意识淡薄,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去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与义务呢?

  首先,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投身国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储备技能和本领,居安思危,时刻牢记我们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要为作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二、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国家安全涉及的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保障。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但知识分子不能没有自己的祖国。所以,把国家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又是个人安全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的一致要求。

  三、努力熟悉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特别应当熟悉各种法律法典,对遇到的法律界限不清的问题,要肯学、勤问、慎行。

  四、要善于识别各种伪装,对发现别有用心者,要依法及时举报,进行斗争,决不准其肆意妄行。

  五、要克服妄自菲薄等不正确思想。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安全与利益自不待言,也有别人没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资源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又是不可小视的国家,所以,作为中国人要挺直腰板,决不妄自菲薄。

  六、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国家安全机关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是与公安机关同等性质的司法机关,分工负责间谍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当国家安全机关需要大家配合工作时,应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据,做到不推、不拒,更不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公务,还要切实保守好已知的国家安全工作的秘密。

  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每个公民都肩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大学生学习系统的国家安全知识、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意识,是其作为现代化建设生力军之必需。让我们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为国家的安全守护好屏障,为祖国的富强奋斗终生。

篇三:国家安全形势论文摘要

  

  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分析论?  认清当前国家安全形势,树?忧患意识,强化国防观念,为实现全?建成?康社会的宏伟?标做出更?贡献。下??编给?家分享当前国家安全形势论?,欢迎?家阅读。  当前国家安全形势论?篇?:《试论国家安全新形势下的国防教育》

  [摘

  要]认清国家安全新形势,树?忧患意识,强化国防观念,深?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项重要内容。坚持融合发展,注重结合实际,促进教育成果转化,是保证国防教育取得实效的有?措施。要坚持把国防教育与践?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相结合,促进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履?国防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强?国防,实现全?建成?康社会的宏伟?标做出更?贡献。

  [关键词]国家安全;新形势;国防教育

  “国?防不?,民?兵不安”。国防是国家?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存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领?完整、安全统?和稳定。?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涉、主权不被侵犯、领?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民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的国防。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巩固国防的重要内容。  ?、国家安全新形势对加强国防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军事变??新?异,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盾、冲突仍然存在,各种势?的?争?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影响着世界格局,世界并不安宁。随着我国全?建成?康社会步伐和全?深化改?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不断增强综合国?的同时,?临的国防压?也不断增?,?些西??国、临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强?,想?设法阻?中国的发展和前进。  这种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使我国的周边环境更为复杂,也?临着更多的安全威胁。我国邻国众多,政治格局多极化;陆海兼备,?然环境差异?;东强西弱,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间?盾交织,军事冲突较多。?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更?临着祖国统?形势严峻;与周边国家海洋领?争端有增多的趋势,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少数分裂势?影响边疆安全稳定等等诸多挑战。这些因素都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全民国防教育?度,使???部群众时刻保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忧患意识,营造关??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当前,中国正经历从“?国”?向“强国”的过程。处于“由?到强”阶段的国家安全要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既要重视传统安全,?要重视?传统安全,构建新的国家安全体系。要以?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出?条中国特?国家安全道路。为此,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新形势,强化国防观念,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尤为重要。党的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觉?动。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教育的基本遵循。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进全民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体素质,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国防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的必然要求。  ?、国家安全新形势为推动国防教育提供了新动?。  国防教育作为巩固和加强国防?对公民进?的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提?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要进?步明确国防教育?作的总体要求、?标任务、?法途径、保障措施等,为当前和今后?个时期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奠定基础。  党的指出:坚持?中国特?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要抓住机遇,乘势?上,围绕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搞好全民国防教育,教育引导???部群众,把爱国拥军热情转化为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后备?量建设协调发展的实际?动,不断深化国防教育成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对搞好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要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是巩固国防,促进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围绕时代主题和形势任务,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国防观。要着眼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国防建设的?针政策,加强国家安全新形势教育,普及和深化国防法规宣传教育,引导???部群众牢固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观念,树?富国和强军相统?的观

  念,树?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观念,树?依法履?国防义务的观念,切实打牢建设和巩固国防的思想根基。  把国防教育纳?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践?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与国防教育统?规划、同步实施、共同推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国防教育,调动各层?、各类群体的积极性,依法开展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教育,把国防教育成果转化为企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作、提?员?素质、履?国防职能的实际成果,转化为双拥共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动,增强国防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坚持齐抓共管,按照《国防教育法》规定,健全党委、政府统?领导,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协调,军地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作机制,形成整体合?,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提????民群众热爱国防、关?国防、献?国防的积极性。统筹国防教育与城市?化传播,把国防教育融?城市历史?化宣传活动,在弘扬城市?化的过程中,强化公民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国防意识。  三、国家安全新形势下深化国防教育的新举措。  虽然我国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但我国全?深化改?,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新?届中央领导集体正带领全国?民攻艰克难,稳中求进,开启全?建成?康社会新的伟?征程,全国?民对美好未来的信?更加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中国梦”更加充满期待,强国强军、巩固国防已成为全国?民的普遍共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们精神?化?活的新需求,为强化国防观念,加强国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要丰富载体、更新?段、创新举措,加强思想引导,开展舆论宣传,注重实践培养,突出?作重点,使国防教育与时代发展合?合拍、同频共振,为建设强?国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前国家安全形势论?篇?:《年代前期中国国家安全形势探析》  摘要:20世纪60年代前期,美苏争霸导致整个国际局势复杂变幻,严重影响着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美国?持并援助台湾当局反攻?陆;苏联在中苏边界频繁挑起事端,印度不断蚕?中国领?。梳理1960年代前期国家安全形势,有助于加深认识和研究当时中国国防建设的总体筹划与实践。  关键词:1960年代前期

  中国

  国家安全

  形势

  1960年代前期,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中国地缘环境渐趋紧张,国家安全?临严重威胁。美苏两国争霸冲突此起彼伏,严重影响着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环境。战争逐步升级,对中国南?门直接构成威胁,同时,不断加?对台援助,助长了台湾当局反攻?陆的嚣张?焰。苏联不断挑起中苏边界事端,在北?对中国形成严重安全威胁;印度不断蚕?中国领?,直?发??规模边境军事冲突。  ?、冷战背景下,世界两极美国与苏联的?逐与对抗  冷战格局形成后的??年,美苏关系?直主导着国际关系全局。50年代末60年代前期,美苏双?展开零和博弈,为谋求各?的世界霸权,搅得世界不得安宁,甚?险些酿起核战争,但同时?试图在某些领域进?合作,把紧张局势控制在它们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作为中国的盟国,苏联对美国政策的变化,不能不严重影响着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对国防建设的筹划与实践。

  1959年9?,美苏两国举?了戴维营会谈,没取得实质性成果,但苏联??对戴维营会谈评价甚?,称之为“戴维营精神”。但是1960年5?的“U-2飞机事件”后,“戴维营精神”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1961年6?“柏林危机”、1962年8?加勒?海“导弹危机”等?系列事件接踵??。美苏关系???双??步不让地针锋相对;另???双??都为了各?的利益,开展各种对话进?交流,以缓和紧张局?。  美苏关系表?缓和的背后驱动?,是其各?的利益诉求。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危险性,这是两国共同担?的;美苏图谋合作主宰世界,美国企图通过接过苏联递过来的橄榄枝,利?苏联来影响  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管住对美国扩张?为?争最有?的中国,苏联则是想从“美苏”国际关系框架下捞到更多的好处,这些共同的利益交叉点,使得美苏两国不得不采取?些缓和紧张局势的做法。但  是在这表?缓和的背后则是实质上的?逐与对抗,美苏两国加紧扩军备战,争相在欧洲部署导弹和核武器,开始了新?轮的核军备竞赛,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美国继续全?遏制中国,加?对台援助,台湾当局急欲“反攻?陆”  进?60年代后,美国敌视与遏制中国的策略与?动愈演愈烈,为了进?步孤?和削弱中国,美国开始从印度?那?向上采取?动。为镇压越南南?的武装?争,1961年5?14?,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派遣400名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和100名军事顾问进?南越,开始所谓的“特种战争”。美国还以?挝局势恶化为借?,不仅派兵驻扎?挝,?且于5?出动5000余名海军陆战队占领了泰国。企图将越南和?挝变成遏制中国的军事战略基地,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同时,美国还积极武装?本、韩国等国家,竭?策划和拼凑所谓的“东北亚军事联盟”;不断加?对台军事、经济援助,为国民党军提供先进战略侦察机,以加强对中国?陆沿海和内地的窜扰和侦察,放纵蒋的战争叫嚣;纵容和?持印度对中国领?的侵略?径,妄图陷中国于全?紧张之中。  蒋介?集团败守台湾后,?直没有放弃“反攻?陆”的幻想。60年代初期,在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中

  国周边安全局势趋于紧张,台湾当局错误地估计形势,在美国的军事援助和政治?持下,台湾当局?造“反攻复国”舆论,进?“反攻?陆”的军事准备。1960年9?,蒋介?在会议中?吹“反攻复国时机很快就要到  来,希望?家加速完成各种准备,迎接胜利”。在极?营造“反攻复国”舆论氛围的同时,台湾当局为实施“反攻?陆”军事?动,从1962年年初开始,台湾当局加紧进?军事部署和战争动员,成?战  时指挥机构;在台湾岛内实施战时状态;进?战备训练等。台湾当局已从军事、政治、经济上全?进?准备,妄图?俟时机成熟,即在?陆东南沿海地区进??规模的登陆作战?动。  三、中国与苏、印关系?益恶化,周边安全环境?趋紧张

  6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不仅从政治上对中国施压,?且在中苏边境上滋事,侵占有争议地区,搞颠覆破坏活动。同时,印度当局在美苏的?持怂恿下,变本加厉地在中印边境推?“前进政策”,蚕?中国领?。  中苏关系迅速恶化  苏共???后,围绕对斯?林的批判?式和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等?系列原则问题,中苏两党发?分歧?且逐渐加深。这些分歧与对?的实质是苏中之间控制与反控制、强迫服从与独??主的?盾?争

  。1958年,苏联提议在中国共同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两国发?严重争执,苏?没能如愿。此后为迫使中国适应苏联的内政与外交,苏联不断向中国施压。1960年,苏联边防军在新疆博孜艾格

  尔??附近地区挑起第?次边境事件;1962年5?,煽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6万多边民外逃。嗣后,苏?不断破坏边境现状,包括向中国境内推进巡逻线,修建军事设施,潜?中国境内安装窃听装置等等。苏联加剧恶化中苏关系的?为,特别是在边防上不断滋事,使中国北部?临着安全威胁。  中印关系全?倒退

  50年代前期,由于中国和印度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加上美苏关系格局的影响,两国建?和发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双?都获益匪浅。但是,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印度某些领导?狭隘的民族利?

  主义思想作怪,以及美国和苏联的?持和纵容,印度公开向中国提出?理的领?要求,遭到拒绝后,不顾中国政府多次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主张和极?的克制忍让,不断派遣?股武装向中国境

  内推进,蚕?中国领?,最终在1962年10?爆发了?规模边界武装冲突,尽管中国采取了?系列措施以期缓和紧张局势,但印度政府却反其道??之,使两国关系全?倒退。中印关系的全?倒退为美苏

  的介?提供了机遇,并共同利?印度打压中国,?美苏的?预?为中印关系的恶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随着美苏两国对印关系的转变,印度从不结盟?向实质上的双重结盟。从?形成了美苏印实质意义上的联合反华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严峻。  历史实践证明,半个世纪前,20世纪60年代前期,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对国家安全形势以及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形势等的分析和判断,对中国国防建设的总体筹划和实践  取得了巨?成就,为后来国家军事科技和国防?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对当前与今后国防建设战略运筹、战略管理?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参考?献:

  [1]李勇、张仲?著:《蒋介?年谱》,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2]宋春等主编:《中国国民党台湾四?年史》,长春,吉林?史出版社,1990。

  [3]时殷弘著:《美国在越南的?涉和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4]吴康和、袁胜育主编:《当代国际关系史》,北京,军事谊?出版社,2001。  当前国家安全形势论?篇三:《试论新形势下?学?的国家安全教育》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中国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国家?层次?才主体的?学?,其国家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国家是否安全有着更直接的影响。?对现代?学?相对淡薄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学?树?新的国家安全观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新形势下;国家安全;教育途径;?学?  ?、新形势下加强?学?国家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1.?对严峻的国际环境,需要加强?学?的国家安全教育。  改?开放三?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的成就,?民?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幅度跃升,社会长期保持稳定。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下,?学?往往认识不到国家安全?临的严重威胁,思想上?痹模糊,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有些?学?不同程度地存在国防意识淡漠、国家安全意识不强、民族?信?和?豪感减退。?些?学?把国家安全看成是国家军队与安全部门的事,不能?觉地把维护国家安全与??的责任联系起来。有些?学?在社会价值取向?益多元的态势下,推崇急功近利及实?享乐主义。这?疑会削减主流价值的原则性,最终导致社会价值的散乱,使国家精神意识??的安全问题?临消解的危险。同时,随着中国国际竞争?、综合国?和国家地位的空前加强,?些发达国家别有??地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以美国为?的?些发达国家开始以各种?段遏制中国的发展。近来美国与我周边国家频繁举?联合军演,使中国国家安全存在不少隐患。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国强占,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中?东海问题和钓鱼岛争端也?益升级。最近有媒体报道?本有20余?把户籍迁往钓鱼岛,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岛民,并表??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1]。但当代?学?对此严峻的国际环境,?多缺乏清醒的意识。?对国家安全现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更?法应对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2.为培养合格接班?,需要加强?学?的国家安全教育。  从近?年的相关报道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学毕业?由于国家安全意识的薄弱,对危害国家安全的?为缺乏警惕,往往在不经意间泄露国家机密,甚?经不起?钱、美?等种种诱惑,不惜丧失国格?格,出卖情报,给国家安全造成重?损失。有的?学?在得到国外有些公司及机构资助??出国进修,或推荐国外科研机构做学术研究时,就只看到友谊的???忽视国家安全。把?些认为?关紧要的资料或?件随便对外泄露。更有?些毕业?由于受?钱侵蚀,主动把国家重要?件出卖给境外机构?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留学海归?视国家法律,回国后不惜余?拉拢、腐蚀在国家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岗位的同学或?乡。为境外机构收集情报资料,使中国经济、军事、科技领域等遭受泄密重?损失。有些?学?对?同学、?乡需要?些资料、数据,明知违法但认为情?难却?所为。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的国家安全意识如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七?报告指出:“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2]为此,必须加强?学?国家安全教育,使其时刻保持?度警惕,?觉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新形势下加强?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对策

  (?)统?思想提?认识,增强实施国家安全教育责任?  ?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的历史重任,历来处在意识形态领域?争的前沿。在新形势下对?学?进?国家安全教育是?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校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在?络全球化的今天,互联?虽然缩?了世界各国间的空间距离,但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仍然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信息的沟通、经济的融合并不代表政治、?化的完全融合。和平发展的世界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依然存在。?校要切实将?学?国家安全教育渗透到?常教学和思想政治?作之中。要教育?学?明确维护国家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党和国家对每个?学?的基本要求。  随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国家安全和国家意识教育。早在1994年8?,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重视现代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3]两年后的1996年1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若?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要把现代化建设的伟?成就和宏伟?标,民族团结和祖国统?,国防和国家安全,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4]在以后的1999年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步深化教育改?,全?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4年8?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提出了对?学?进?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要求。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与教育部牵头,分别对?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课程改?与完善。对其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增加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章节,?的就是着?加强?学?国家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可见,党和国家关于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的?系列要求,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及现实的需要?不断变化、补充和完善的。这也正是当下?校开展?学?国家安全教育的有?理论依据。?校在实施对?学?进?国家安全教育的?作中,?先要增强学校党政?部与教师员?的政治敏锐性,以此提?责任意识。把对?学?的国家安全教育?作看成??责?旁贷的重要任务来实?,使各部门在教书育?、管理育?、服务育?的过程中真正承担起对?学?进?国家安全教育责任。

  (?)齐抓共管分?合作,不断提?国家安全教育实效性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下,?校对?学?进?国家安全教育的?作由来已久,但实际效果不尽如?意。笔者认为要提?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注意三个结合。

  1.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为三个基本??。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为是体现。”[5]所以教师必须以三个基本??为教学?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的思想实际及新形势的需要,在讲授爱国主义章节内容时可结合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来展开。通过爱国主义这条主线,把增强国防观念与国家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上可以达到环环相扣,层层深?的效果。因为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和灵魂,国家安全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学?来说是否爱国不仅仅是道德要求,同时还是政治要求和法律要求。使?学?认识到没有国家安全意识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国家意识,因?也就很难产?真正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就

  很难在理性层?和整体意义上确?科学的国家安全意识。在激发?学?爱国情感的同时,更要激发起他们报效祖国的实际?动。

  2.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与国防知识教育相结合。  ?前?校的国防教育仍然是以单纯军事技能和军事常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没有将国家安全涉及的有关内容融?到国防教育课程中去。在课程设置上两门课分别有武装部的军事理论教研室和社会科学部的思政教研室承担,基本上是以各?为政的教学模式展开。这就要求?校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军事理论》课中,加强联系与沟通,使两门课的教学内容既达到有机融合?克服?谓重复。在《军事理论》课中,教师除了系统论述世界军事、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军事?技术和?技术战争这五?领域的前沿问题外,更要让?学?了解和体会?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激发起?学?的爱国热情与爱军情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则侧重于教育引导?学?树?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等。在不断增强?学?的国家安全与国防意识的同时,引导?学?积极参与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来报效祖国。国家安全教育只有紧扣中国的国防建设与发展的实际及国家安全?临的挑战来展开,才能做到有的放?求得教育的实效性。

  3.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与多渠道相结合。  ?校对?学?的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授课要求?学?“确?新的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6]。但是,以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尊严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主的国家安全教育并不是?时?事的突击性活动,也不仅仅是?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情况通报,?是?种政治性、战略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7]。因此,必须坚持主渠道的国家安全教育与多渠道的潜移默化教育相结合。?校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团组织的作?。在校园?化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加强对?学?进?国家安全教育。学校可利?社团活动、学术报告、外出参观等形式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导?学?正确科学地理解中国?前所?临的国家安全形势,逐步增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能源安全、?化安全和?络安全等新国家安全观念。使每个?学?都清楚的认识到国家安全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化等各??的发展,也事关每个?学?的切?利益。  参考?献:

  [1]?本已有20余?将户籍迁?钓鱼岛[N].环球时报,2011-02-28.

  [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件汇编[Z],2007:40.

  [3]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Z],1994:20.

  [4]中国共产党第?四届六中全会学习材料[Z],1996:10.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10:56-193.

  [6]王建中.军事理论课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学出版社,2007:1.

  [7]肖佳灵.国家主权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5

篇四:国家安全形势论文摘要

  

  论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范文(通用3篇)第一篇:论中国的安全形势论文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中国学界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近年来,学术界加强了对该问题的研究并取得明显进展,现将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对于如何解释和界定意识形态安全,学者们尚未达成一致认识。代表性的见解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一种状态或能力。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学者更具体地指出,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受来自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威胁、侵蚀以至同化,并能保持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我们强调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并不是要求全体民众在政治认识上高度一致,在行为方式上整齐划一,而是要求思想上、政治上、价值观念上的个性和分歧从属于共同的社会信仰、政治理想和主导价值。也有学者指出,所谓安全的意识形态,从理想的角度来看,指的是一个群体或集团所接受的思想体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给行为者带来稳妥的物质生活水平、稳定的人身安全以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睦相处及互通有无。第二,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有层次性。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安全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面也是核心的层面,即意识形态与社会客观规律的契合程度。第二个层面,意识形态对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良性互动需求的满足程度。第三个层面,意识形态与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的协调程度。第四个层面,意识形态与精神世界其他领域的兼容程度。这四个层面通常是相互关联的。大致可以认为,前两个层面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多是由于意识形态内生的原因导致的,是因为意识形态本身存在根本性问题,而后两个层面则可能是外生的或先在的原因导致的,如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制度所带来的压力等。第三,从意识形态安全的具体内容来解释和界定其内涵。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的安全主要是指社会指导思想的安全、社会政治信仰的安全、社会道德秩序的安全、民族精神的安

  全。陈金龙在《湖湘论坛》2010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包括道德安全、舆论安全、理论安全、政治信仰安全等。也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的安全包括道德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和的安全。二、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安全类型的关系(一)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学者们普遍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利益的实现,但在具体理解和表述上又有所差异。如: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民族利益、保证国家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政治和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则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反之,则国家遭祸、社会遭殃、人民遭罪;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社会安全特别是就业与分配问题、周边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四大安全问题”,在“四个安全问题”中,最重要的是意识形态亦即理论安全,坚持和创新了正确的理论,经济、社会和周边安全就有了可靠的前提与保证;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战后以来,美国之所以能长期维持霸权地位和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将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战略渗透于它的国家整体战略和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的具体战略之中。(二)意识形态安全与其他安全类型的关系关于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安全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安全包括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灵魂。意识形态安全作为更深层次的安全范畴,其对于政治安全的影响是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其对于维系政治安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表现出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是并列关系。国家安全大致可包括社会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防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外交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等。关于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文化安全包括意识形态安全。有学者指出,文化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是,不论是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来讲,意识形态安全显然都是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作为文化安全核心的意识形态安全状况则是衡量文化安全程度的一个主要尺度。有学者指出,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主要包括

  政治文化安全、语言和信息安全、国民教育体系安全三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政治文化安全也就是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安全。也有学者指出,文化安全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还有学者指出,国家文化安全是价值观整合的重要尺度。意识形态安全和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目标。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又是现代价值观整合的核心。此外,也有一些论者在论及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时,将两者并列表述。有论者指出,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传播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仍然十分尖锐复杂,维护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关于意识形态安全与舆论安全的关系。有学者指出,长期以来,舆论安全被混同于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其他安全类型。由于意识形态安全与舆论安全的关系更为紧密,最容易被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安全客体不同。舆论安全的客体是国家舆论,意识形态安全的客体是国家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舆论安全的任务是要维护国家舆论的传播、引导和自我更新能力,意识形态安全是要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在国家中的主导地位。其次,安全威胁不同。舆论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舆论传播领域,这一点与其他安全类型迥异。再次,安全目标不同。舆论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确保国家舆论的基本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这样的安全目标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意识形态安全等安全类型的目标完全不同。三、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适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而必然实行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在经济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传统意识形态的地位及其话语方式都难免被弱化;另一方面,在当代西方强势文化的包围中,缺乏有力的意识形态守护的国家,其独立自主和本国特色就无从谈起。从现实看,当代中国思想界很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抓住前一方面淡化意识形态,要么抓住后一方面重新意识形态化。然而事实上,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某些弱化是必然的、合理的,但有些方面则不仅不应弱化、反而应当强化。如何把握当代意识形态弱化与强化的态势,避免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重大失误,这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大课题。(一)国外因素的挑战李慎明在《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在社会意识形态上,以个别大

  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首先攻击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也可以说,他们的最低纲领是打倒马克思主义。他们的最高纲领是摧毁爱国主义思想,也就是用所谓“全人类价值观”取代爱国主义。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渗透战略的历史逻辑表明,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从来没有停止过,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同化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变化的只是具体的政策和策略。当前,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手段,呈现“多管齐下”的态势。有学者指出,西方国家一是从政治上丑化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利用经济交往进行“和平演变”,三是利用学术交流和文化产品进行“文化侵略”。关于文化交流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陈金龙在《湖湘论坛》2010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当代中国的文化交流主要是中西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容易导致文化崇洋心理、文化冲突和文化同质化,进而造成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疏离、冲击和意识形态主动权的丧失,其消极影响不可小视。有学者指出,他们总是拿自由、民主、人权、民族、宗教这些话题大肆炒作,对中国进行造谣攻击;他们的惯用手法是把个别问题扩大化、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一般问题政治化,最终把矛头指向中国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利用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对中国进行丑化、妖魔化。有学者指出,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在当代世界中的经济、政治主导地位,通过精神、道德诉求,向中国推销其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妄图消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利用中国在“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突发事件,插手中国国内问题,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与国内敌对分子一起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有学者指出,境外宗教渗透势力已经把触角伸向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文化界、学术、教育、出版等领域;渗透范围由沿海、边疆向内地扩展,由城市向农村蔓延,渗透态势愈演愈烈,渗透的范围更加广泛,形式更加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二)国内因素的挑战有学者指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新问题、新情况尤其是非物质利益矛盾的挑战。这种挑战集中表现为:一元化指导思想与思想多元化矛盾的挑战,人的理想信念与实用主义价值观矛盾的挑战,党风不正引发的党群、干群矛盾的挑战,荣辱观不同导致荣与耻矛盾的挑战,互联网兴起引发诸多矛盾的挑战等。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社会思潮及等各种思潮冲击的严峻考验,面临着国外敌对势力“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分化”战略的挑战,面临着社会转型期国民信仰危机的挑战,中国面临着维护和加强执政合法性的挑战。有观点认为,在当代中国,没有一种意识形态安全比党的干部腐败所构成的意识形态安全更为严重了,因为它构成了对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信仰在人们心目中的倾覆。李慎明在《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上撰文指出,由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空想沦”、“失败论”和马克思主义就是“违反人性”的“左祸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正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已经不存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趋同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学派”,“没有谁指导谁的问题”,必须废除马克思主义这一“国家意识形态”的“废除论”等仍有很大市场。也有学者指出,全球化语境下,影响并冲击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有新自由主义论、中国、意识形态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等西方错误思潮和理论。《人民论坛》杂志社的最新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对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文化保守主义、道德相对主义、新左派、功利主义和伪科学等思潮,网友关注度较高。有学者指出,目前,我们对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培育是不够的。主流文化作品往往“门可罗雀”,而广有受众的大众文化产品则可能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消解”。如何使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成为文化领导部门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情况虽有改观,但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有学者指出,大众消费文化在丰富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政治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失落。徐海波在《湖湘论坛》2010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大众文化在文化价值上的贫乏和对精神价值的消解等,不仅加深了人的异化,也威胁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在内容方面形成了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大众文化还导致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入。还有学者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实利因素和消费文化影响意识形态的比重愈来愈大,客观上驱

  逐了主流意识形态,使之与人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更为严重的是,当今的技术崇拜加剧了这种状况。有学者指出,市场本身的缺陷造成了经济与道德、整体与个体价值的冲突,使得一些资产阶级思想滋生蔓延。尤其是部分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趋于弱化,这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有学者指出,当前,在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第二,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第三,思想理论学习兴趣不高。第四,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和功利化倾向。(三)主流意识形态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韩源在《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境况是:其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其二,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仍然是一个远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其三,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存在盲点。意识形态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与执政者政策相关的领域。其四,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亟待转变。也有学者指出,当前思想宣传工作同社会开放程度的加大对其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相比,总体上依然呈现滞后性和被动性,表现出一系列的不适应:其一,意识形态工作的某些理念和功能没有完全适应“执政党”角色的转化。其二,思想宣传的内容与群众的现实需求不适应。其三,思想宣传工作的形象乃至话语系统与现实生活的变化不适应。其四,思想宣传的计划体制与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竞争体制不适应。其五,思想宣传的舆论引导与大众认同的不适应。四、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路径有学者提出了构建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体系的基本思路:第一,加强意识形态政治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结合,实现主体意识形态的内在化。第二,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正确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第三,主动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提高与多元意识形态长期相处共存的能力。第四,在国际交往中既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又要充分警惕西方的西化、分化。第五,在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主动维护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第六,发挥中国文化的辐射,让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有学者指出,确保并维护社会意识形态安全,要不断提高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社会整合能力,善于科学处理三个关系:一是多样化的社会与一元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二是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关系。三是社会和谐与思想斗争的关系。有学者指出,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基础。二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打牢意识形态安全的经济基础。三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阶级基础。四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强领导核心。五要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营造意识形态安全的国际文化环境。有学者指出,建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机制应该以提升软实力为着力点,在战略机制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增强国家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在对话机制上,倡导多元宽容精神,以培育国家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在文化机制上,立足于民族文化自觉,以提升国家意识形态的亲和力。也有学者指出,通过追求文化认同,依托文化本体,扩大文化宣传,加强文化建设,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路径。还有学者提出了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一是加大投入,积极扶持文化软实力建设。二是强化“文化走出去”战略,争取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三是建立健全批判和反对“文化侵袭”的长效机制,开展积极的国际意识形态斗争。四是提高现代传媒体系的质量和水平,抢占意识形态斗争的制高点。五是在多样思想文化并存中,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有学者指出,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选择是: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因”向公民精神的“动力因”渗透;重构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转换,袁三标在《求实》2008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面对挑战,我们必须转换思维视角,重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开拓新的主流意识形态要素资源,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相融合,使之切入发展实际,表征新的时代精神。也有学者指出,作为当代弱势话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毫无疑问要顺势应变,但其变革既不能完全脱离西方主导的“流行话语”,又必须坚持自身的独特话语。否则,其结果都是自我解体。因此,话语转换的实质,就不是“宽容”和认同普世价值,也不仅是“与国际接轨”、建构对话的平台,而是适应意识形态冲突新形势,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我们今天讲意识形态的变革和话语转换,其实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新形势下中国的实践新课题,是在确定的前提下讨论新话题、说新话。有学者立足网络信息化潮流的新实际,提出了中国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安全策略:第一,更新观念,确立网络无疆界意识、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网络危机意识。第二,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意识形态安全宣传网络。第三,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第四,大力发展自主的网络安全高科技。第五,培养一支既懂意识形态工作艺术又具备网络素质的新型政工队伍。

推荐访问:国家安全形势论文摘要 摘要 安全形势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