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公文范文> 正文

纪念共产党成立100年目的

富丰文库网 发表于2022-07-11 11: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共产党成立100年目的,供大家参考。

纪念共产党成立100年目的

纪念共产党成立100年目的

 

 纪念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100 周年

  纪念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100 周年

  整整 100 年前的 1920 年 6 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的推动下,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率先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建立。工人阶级的集聚与工人运动的发展,使上海在五四运动后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南方重镇,上海汇聚起一批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等因素,为党在上海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积极指导和推动各地共产主义者开展建党活动。本刊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将分两期以图文方式回顾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历程。

  1.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学习,以及中国工人运动的实践,陈、李逐步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必须建立俄国那样的无产阶级政党。1920 年 2 月,为避免北洋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来到上海。李大钊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两人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图为反映“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事件的雕塑

  2.1920 年初,《新青年》编辑部随陈独秀南迁上海。《新青年》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此外,上海许多报刊也介绍过社会主义理论。在陈独秀的周围,团聚起这些报刊的一些主要骨干,有邵力子、李漢俊、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等,他们不久成为建党活动的参与者。图为《新青年》第 7 卷第 6 号“劳动节纪念号”

  3.陈独秀到上海后,深入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 年 5 月 1 日,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在上海澄衷学校发起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

 知识分子在五一节纪念活动中,迈出走向工人运动的第一步。图为澄衷学校旧貌

  4.1920 年 4 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外国处派出全权代表维经斯基等来华。维经斯基到达上海后,很快与陈独秀等建立了联系。维经斯基在了解到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后,认为中国已经具备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在维经斯基等人的帮助下,陈独秀加快了建党工作的步伐。图为维经斯基故居遗址旧貌

  5.1920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5人在老渔阳里2号陈独秀寓所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这次会议明确建立的是共产主义的政党,初步定名为社会共产党。会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起草了具有党纲、党章性质的若干条文。他们推陈独秀为领导人。这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的产生。8 月,陈独秀致信李大钊征求对于党的名称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图为老渔阳里 2 号今昔对比

  6.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积极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成为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实际上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推动下,1920 年秋至 1921 年春,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先进分子以及旅日、旅法留学生和华侨中的先进分子,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纪念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100 周年

  2017 年 10 月 31 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6 月 23 日,阴。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五四运动后短短一年就能建立?为什么党的发起组成立一年后就召开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这些问题,在这个原创展里都能找到答案。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于七一前夕推出《星火初燃——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文物史料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 100 周年,探寻中国共产党从孕育到诞生的历史密码。

  观众参观《星火初燃》文物史料展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徐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本次原创展,主办方遴选出 220 余件珍贵馆藏文物和历史图片,用图片寻迹,让文物说话,其中近三分之一是首次亮相。

  展览在吸纳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清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密不可分的历史脉络,由“时代呼唤新的革命领导力量”“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酝酿与成立”和“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重点展出反映五四运动激发中国人民新的觉醒、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珍贵文物,如《浙潮第一声》《每周评论》“山东问题专号”及《觉悟》《曙光》《新生活》《马克思经济学说》等。

  《浙潮第一声》放在展览的起点,也是首次展出的馆藏文物。

  徐明介绍,五四运动之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涌入中国,马克思主义脱颖而出。“建党前夕,在杭州发生过一师风潮,一批先进教师和进步学生反抗封建军

 阀政府的压制。”

  1920 年 6 月,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生自治会编辑出版《浙潮第一声》,集结了当时师生写的进步文章,记载了一师风潮。徐明说,“其中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有陈望道、施存统、俞秀松等,他们后来相继来到上海,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的工作和活动。”

  徐明总结道,“这本刊物,直接反映了五四运动对当时先进青年的影响。他们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投身工人运动,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中间分子。”

  文物《浙潮第一声》

  第二部分重点展出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酝酿成立党组织的珍贵文物,如《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少年中国》、恽代英明信片及《劳农政府与中国》《湘江评论》等。

  第三部分则重点展出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指导下,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建党活动的珍贵文物。如《新青年》8 卷 1 号,《上海伙友》《共产党》月刊、《共产党宣言》1920 年 8 月版和 9 月版及《马格斯资本论入门》,指导开展工人运动的《劳动界》《劳动音》,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俞秀松用过的日俄语词典,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发行的《五一特刊》等。

  徐明提到,“虽然不少文物以前展出过,但是此次展览是第一次用这种逻辑来反映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其实是有故事在里面的。”

  馆方介绍,和以往不同的是,展览在形式设计上也有所创新。整体设计紧扣“星火”“石库门”等核心元素,以红色为主色调,淡金配色,三个部分色彩渐进。展头以大型飞跃式异型结构为主体,配以棱角分明的金属背板,组合表达“星火初燃”的主题意象。灰砖墙纹压底,整体造型寓意希望和光明即将到来。

 据悉,展览期间,纪念馆还将在线上推出 VR 全景展览,举行“共产党早期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研讨活动和系列讲座,以及“寻找诞生地”新媒体教育活动,通过展览研究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努力讲好建党故事。

  展览日期为 2020 年 6 月 22 日至 10 月 11 日,地点位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专题展厅。

推荐访问:目的 共产党 成立 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