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振兴乡镇> 正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范文推荐)

富丰文库网 发表于2022-07-25 12: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范文推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在更好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加快补上“三农”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可谓高瞻远瞩,意义深远。

我们来看木桶原理或木桶效应。众所周知,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让这只木桶装满水,那就不能有一块短板。通过“木桶效应”,可以看出,全面小康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是“全面”,全面就要一块短板都不能有,实现全面小康,就要真正要解决“木桶效应”。”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民共享的小康,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和贫困地区尽快赶上来,要加快补上“三农”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让所有人民都进入小康,一个不少。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谓是高瞻远瞩,意义深远。我们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从谋全局的高度出发,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力争到2020年乡村地区,全体农民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区域共同小康,一个地区也不能少,一个人也不能掉队。如果2020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乡村地区,部分农村地区部分农民不能如期进入小康社会,那这样的小康算不上真正的全面小康,这也意味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是农民,关键也是农民,要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可以说正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怎样深入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坚持这一重大发展思想的指导意义是什么?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就是交流的主要内容。

一、深入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正确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先要深刻理解什么是“人民”。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人民”,我们从三重规定和三个维度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人民”

 “人民”包含三重规定。一是量的规定。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人民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涵盖某一历史时期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现阶段,我国人民涵盖了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里面我们必须要区别一个概念,公民和人民,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凡具有我国籍的人都是我国的公民。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相对敌人而言,凡是处在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内的都是人民。这样的话我国公民范围比人民范围更广一些。因此是我国公民但不一定属于人民这个范围。有的人会问犯罪分子算人民吗?“人民”指的是拥护党的领导和思想,对社会进步有贡献、起推动作用的人。而犯罪分子是破坏社会进步的人,所以不能称为“人民”。二是质的规定。人民代表历史进步的方向,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唯一源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因此这就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三是主体构成的规定。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范围会发生变化,但构成人民主体的始终是劳动者。因此我国人民所处的爱国统一战线里面第一条就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包括拥护党的领导和思想,对社会主义事业有所贡献,起推动作用的劳动者。

进一步分析,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一是从宏观上看,人民是一个整体,统一于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之中,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二是从中观上看,人民由不同的社会群体构成,人民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存在具体利益的差别和矛盾。比如不同的家族、家庭,不同的职业群体,不同的人际交往构成的朋友圈都是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矛盾。三是从微观上看,人民的利益与每一个人的利益紧密相连,每个人都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利益个体,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网当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处于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之中,整体的力量不断增强,我们拥有强大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人民内部不同群体间的财富和收入等利益差距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扩大,但终将不断缩小,走向共同富裕;
组成人民的每一个个体将越来越充分地发展,得到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不论在革命、建设、改革哪一个阶段,我们党都十分重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人民观,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别的暂且不说,我们就说我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章里面明确规定的。在革命过程中,毛主席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性,把“为人民服务”规定为我党我军的宗旨。那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早什么时候提出来的,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在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挖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毛泽东参加了追悼会,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主席高度赞扬了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在之后的党的七大上,首次将其“为人民服务”定位为我党我军的“唯一宗旨”并写入党章。毛主席一生当中先后20多次题写“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是他所有题词当中最多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人民军队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但它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在土地革命时期叫红军,抗战时期叫八路军、新四军,到了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才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把国家政权定性为人民民主政权,许多国家机关甚至服务行业,前面都有“人民”二字,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银行、人民医院等等,使用的货币也叫人民币。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我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我们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再一次认识党的人民立场:

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但体制机制弊端问题仍然根深蒂固,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完全触及,利益固化问题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难题障碍。我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关键时期,是一个矛盾突发和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的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重要关口。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的要求,指出:“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习近平同志将“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个必须”之一,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

党的十九大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提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中明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特征和基本立场。

我们再看党的根本宗旨和党的性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决定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7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得根本利益。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深刻诠释了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再看我们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决定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正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这深刻阐明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永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二)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题中之义

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发展为了什么,靠什么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发展政策如何制定,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不同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对中国现代化实践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它将人民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涵盖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回答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和根本价值问题。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西方主流发展观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认为发展的目的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不太关注具体的人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真实情况和感受。这一发展观既没有立足于满足人的需求,也没有着眼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这样的增长是不健康、不可持续的,经常被经济危机打断。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追逐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所有资本家都拼命发展生产,结果是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再加上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导致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们说资本主义社会不太关注具体的人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真实情况和感受。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全方位满足人的真实需要,全方位丰富和提高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只追求少数人的全面发展,而是追求最广大人民的全面发展。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一小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绝大多数人的畸形发展和不发展为前提的。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主张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发展为了人民,主要体现在:其一,把是否给人民带来利益作为发展成效的检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这就要求我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划发展的基本准则,出规划、作决策都要首先考虑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其二,让人民在各方面拥有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民对幸福的期盼是多方面的,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和获得感是具体的、多样的,“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因此,对民生问题,比如住房、人身安全、健康、环境等等,都放在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

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都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和发展,无不源自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力量。一方面,要发挥人民的创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要通过落实新发展理念,激发人民的活力,把各方面人才更好地使用起来,鼓励基层群众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新路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党的十九大安排部署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得依靠人民群众。另一方面,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动员和依靠全体人民积极支持和参与,共同担负起推动发展的责任。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里所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而不是少数人受益。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是要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并不断提高成果分享的公平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既然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公平分享发展成果就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既然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公平分享发展成果就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是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让社会财富不断涌流的必然要求。

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的共享发展,最集中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归结起来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时候我想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就是我们X人民心目中的优秀县委书记X书记,X于2015年12月31日与世长辞,他是广大X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X人民心中永远的好书记。X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创业为先,民生为本;
苦干为乐,清廉为荣”的X精神。X书记1972年担任中共X县委书记,在X工作的八年,正是全县经济薄弱,人民生活比较困难的时期。为了彻底改变X的面貌,他下定了要干好就当“铁蛋”、干不好赶快“滚蛋”、干死了不怕“完蛋”的决心,以“三蛋”精神为动力,义无反顾地在X大地干了八年。八年期间,他带领X人民坚持不懈的兴修水利、平田整地、植树造林、开发荒漠。正是他的影响力和领导力,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在X大地上干出了一番实实在在的业绩,有效改善了全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为X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X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X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时刻刻把X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从而共享赢得了广大X人民的信赖和称赞,成为我们心目中优秀的县委书记。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任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11月20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又强调: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处于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有满足人们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都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真实的追求和向往,这也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如果人民的这些向往追求不能充分的得到实现满足,那必然会损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然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

2.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补齐三农”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让所有人民都进入小康,一个不少。让广大农民群众也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发展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脱贫攻坚工作,就是要实现到2020年在现行贫困标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就是要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关键在于改善民生,这也是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体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就业质量,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等,都是具体举措。

我们县委县政府,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方面可以说每年都制定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最近几年,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民生方面发生的变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我县的教育质量逐年提升,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基层学校的投入,很大程度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让农村教师和学生享受教育发展成果;
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棚户区改造安居工程取得显著成绩。要说X县最近几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违法违章建筑的拆除,棚户区、老旧楼的改造,城市环境改善明显,生态环境建设植树造林工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车辆乱停乱放、小商贩占道经营、噪音油烟污染等城市顽疾得到有效根治;
千村美丽、万村整洁示范村建设成绩突出;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稳步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正加快推动实施。

二、充分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致力于解放生产力,将“为人民谋取幸福”写进党章。比如一大党纲里面就写到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1945年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一次写进党章,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充分体现了为人民谋取幸福这一初心和使命,赢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民众基础,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如何去理解这一观点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无论是社会生产力,还是代表历史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革命,其主体都是人民群众。正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正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民群众的社会革命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为人类社会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从社会历史进程来看,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因此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是群众观点,即坚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也决定了在群众观点指导下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个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践行党的人民观。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更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内在一致性。我们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这5年之所以能够解难题办大事,关键是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这五年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这五年才大有作为。可见,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动力所在。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恩格斯结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的一系列主张,阐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要为了人民、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之一: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人民立场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一个全新的、重要的提法。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距离党中央上一次提出“主要矛盾”的判断,时间过去了36年。

回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四次变化

第一次变化,1956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并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党的八大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非常正确的。

第二次变化,1969年党的九大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这就使阶级斗争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第三次变化,改革开放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四次变化,党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这样的修改,主要依据是: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位,超越日本成为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很多领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这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这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体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从社会生产力来看,我国既有世界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匀。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很好,但社会法治化水平不高,社会建设还有不少短板,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很多。从城乡和区域发展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在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差不多,但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在收入分配方面,虽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处在中等偏上行列,绝大部分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而且有几千万人口尚未脱贫,城市还有很多困难群众。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影响,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宗旨,就必须下功夫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样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把好方向、定好政策。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是完全统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则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前者侧重于理论与思想的要求,后者侧重于方针和策略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一共有十四条,贯彻落实十四条基本方略,是以党的领导为前提和保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始终;
以党的领导为前提和保证与以人民为中心是统一的。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方面,均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当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灵魂主线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阶段的特征: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阶段的特征: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完成这个目标还有不少难关要过。决胜就是冲锋号,就是总动员,必须举全党全国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利益和基本民生需求等基本经济层面,还突出体现在民主权利、政治权利以及对于公平正义等政治诉求层面。为此,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用制度保障人民民主,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这就将中国共产党在价值层面的“人民主体”思想运用贯彻到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设计、权力运行过程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为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现实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的落实。

此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体现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就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决摒弃损坏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要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优美环境效益。

早在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的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勾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X的美好愿景。其中第五个着力: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第六个着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X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树牢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保护和整治力度,给当代人民和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是习总书记对我们X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的具体指示要求,这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的体现。但是,原省委书记王三运有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呢?

去年7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情况及其教训的通报》,通报当中列举了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根子上还是X省及有关市县思想认识有偏差,对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认识把握不充分,没有很好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此一批领导干部受到严厉问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就是在X生态文明保护方面最大的政治站位。但是不执行不贯彻,这不是领导干部能力的问题,而是政治站位的问题,特别是没有坚持和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忽视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态环境需要,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治站位不高,政治意识不强,政治觉悟较低,政治坚定性弱化,对于中央的决策部署执行不到位,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力的集中体现。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体现了党的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的使命要求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导向、人民立场,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这些措施有力地净化了党内政治风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新的政党。针对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习近平同志坚定地指出,要坚决查处党内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现在,我们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这就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事实证明,习近平同志关于改进党的作风和积极惩治腐败的做法,深受人民的好评和赞扬,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和支持,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显著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这就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正是因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才拥有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磅礴伟力。我们来回顾一段党的革命历史上一次重要战役。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国民党军队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淮海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赢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这一辆保存在纪念馆中的小推车,外表已被磨得锃亮。这种支前群众所用的小推车,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总共41万辆。在气势恢宏的淮海决战前线和广大后方,各解放区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其规模之巨大,任务之浩繁,动员人力物力之众多,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淮海战役支前工作最动人的场面,是几百万的民工大军推着小推车运送粮食。“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老百姓们正是唱着这样的歌谣、推着小推车勇往直前冲向战场。

据统计,淮海战役中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
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
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强大的后勤补给,是胜利的保证。这场战役充分体现出人民群众重要作用,体现出党在革命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最终取得革命的成功。这也反映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

新时代,我们党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说,能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克服脱离群众危险,事关新时代我们党能否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进而夺取伟大斗争的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并不意味着党面临的脱离群众危险就会减少。相反,越是发展越要重视防范和克服脱离群众危险。比如,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如果党员、干部不了解人民需要的变化,工作理念、工作能力不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容易脱离群众。再如,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开始滋长骄傲自满情绪,习惯于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一些人身上还不时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苗头。还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社会日益信息化,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也可以了解群众,对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认识存在偏差,用上网完全代替下基层,导致无法真正了解群众的思想和诉求。

今年4月1日上午,央视曝光X公路X隧道质量问题,双层钢筋施工后变单层,存在安全隐患,而“整改”措施竟然只是刷涂料。我们看一段视频

X公路2008年开始修建,2013年投入运行,X隧道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后,未认真整改,仅粉刷隧道了事。X公路问题性质严重,社会影响恶劣,是一起十分典型的不作为不尽责、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严重的案例。当前,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大背景下,发生X公路这样严重的问题,反映出我们一些地方、部门和党员干部“四个意识”还不够强,政治立场不够坚定,人民立场不够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识把握不充分不到位的问题,政风、作风方面的顽症痼疾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对党和国家事业履职尽责还不到位。

三、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其中,乡村振兴战略列于第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进了党章,是我们党要遵循的、要做到的。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部署,强调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政方针,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了方向和思路、部署了任务和措施,是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社会不算全面小康。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新的提法。我们现在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在经济建设当中考虑经济发展优先次序分配资源,能够把农业农村放在优先位置,这就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新的五句话20字方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是围绕这五句话20字方针进行决策部署的。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这个我们过去经常提,农村现代化这个提法,是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首次提出的,这里边包含着很多丰富的内容(包括产业、生态、文化、治理、生活等方面),它决定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仅是包括经济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的,还包括了农村全面发展。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第一轮土地承包年限是十五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年限是三十年,这次又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就全国范围来讲,再延长三十年是到什么时候呢?到2053年。这给农民吃了一个“定心丸”。这和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相吻合的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三个阶段性目标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阶段性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个阶段性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因此这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一个很好制度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特别是着重培养好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支撑,好的“三农”工作领头人。

(二)进一步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什么才叫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报告当中用了五句话——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实早在2005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的本质是什么呢?它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产业兴旺,排第一位是有意义的,因为只有产业兴旺,农村产业发展了,农民真正成为一种职业,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因此,产业兴旺必须排第一。

过去叫生产发展,现在叫做产业兴旺,大不一样了。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产业兴旺是重点。过去可能主要关注在农业生产上,只要农业发展了,农产品产量提高了,就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了。现在讲产业兴旺可能不光是农业,还有各种各样的新产业、新业态,还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些完全是根据我们的国情提出的。

产业兴旺实施主体要靠人,靠人才,靠技术和劳动力,但从目前来看,在农村,基本所有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跑到外地打工挣钱,劳动力外流的情况普遍存在,如何把人留住,把劳动力留在农村,发展农村产业,实现产业兴旺?我们说,首先得让农民实实在在的看到农村产业吸引力,有奔头,有钱赚吧,原来一个人去外地打工能赚的钱,现在农村产业也要能让农民赚到,这样才能真正留得住劳动力,这是产业兴旺的关键。另外还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什么意思,就是将来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跟我们其他人的职业一样。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就是“农商”。传统农民没有也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技术单一,生产主要是自产自销,也不懂得经营,不谋求更多的收益和更高的利润。而新型农民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劳务经济等方面的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产业创业开发能力,成为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带头人。这其中就需要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到一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去参与培训学习,这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得力的政策并将其落到实处,比如免费培训、创新培训模式等,让农民真正掌握现代化的农业技能技术,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技能技术人才支撑,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这就是强调要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当然还有绿色兴农,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产业布局保护和修复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区域,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近年来,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服务功能弱化等问题。绿色兴农,就是要调整生产管理方式、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生物多样性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X县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我县重点发展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高原夏菜、设施果蔬、草畜养殖等特色产业。比如我县丹参、黄芪、板蓝根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稳步向好。马铃薯产业稳步提质增效。深入实施食用菌、高原夏菜、设施果蔬、草畜养殖产业发展也是有足够的政策支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这方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我县典型的有X村的X,X的X小镇,X镇X村乡村旅游景观。特别是民联东寨村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包括特色作物观光、绿色畜禽养殖、设施农业采摘、农家特色小吃、休闲垂钓体验、电子商务配送等方面,很好地体现了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注重质量兴农,要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重提高农产品品质,打造农产品品牌,比如我们县的紫皮大蒜,可以说是对外经济宣传的一张名片,很多人都争先从我们这里订购紫皮大蒜,因为我们这里产出的紫皮大蒜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产地优势,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紫皮大蒜是个大、瓣肥肉厚,汁浓味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因此受到外界的广泛青睐,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品种退化之后改良培育迟缓以及品牌市场效应发挥有限这些问题,导致产业发展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质量兴农,就是要从“质量”二字入手,通过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大蒜产品的供给品质,发挥品牌效应,另外还要加大政策支持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改良品种,减少对于产地的限制,加大产品深加工力度等方面入手,真正实现特色产业兴旺发展。

X乡村里的馍馍,企业位于X县南丰镇黑山村,充分利用当地土质肥沃,资源丰富,盛产的青稞面、菜籽油等独特优势,所生产的“陇上乡村”乡村里的馍馍系列产品已达25种以上,年收入达到200多万元,同时还带动了周边乡亲走上了致富路。这也是特色产业的很好的例子。

过去讲村容整洁,整洁就行了,不要到处都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但是现在我们提的叫生态宜居,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就是让村庄能够融入在青山绿水当中,能够融入在田园当中,能够可持续发展,能够让人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看到纯净的蓝天。这个要求比过去更高了,这就很好的贯彻了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文件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当然这也符合绿色兴农的具体要求。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我们刚才也说了,乡村是生态环境的主体区域,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等方面。

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关于污染防治的问题在中央一号文件里边也体现出来了,就是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村污染源的防治。比如,农村秸秆的燃烧问题,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生态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农作物收获之后,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据统计,我们一年大概有近10亿吨的秸秆,综合利用的比例只占到一部分,从国外情况看,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找到了多种用途,除传统的将秸秆粉碎还田作有机肥料外,还走出了秸秆饲料、秸秆汽化、秸秆发电、秸秆建材等新路子,大大提高了秸秆的利用值和利用率,值得我们借鉴。农药化肥、地膜污染耕地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到底怎么办?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问题,这也是实现生态宜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创建、“厕所革命”三大行动,改造农村门面墙面、农村厕所、土炕,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比如我们去年初开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和环境卫生大清洁大整治专项行动,我们大家都有参与,通过这一专项行动,确确实实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尤其是我们深入农村地区,参与其中,和广大农民一起清理村内房前屋后、河道死角的生产生活垃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这一行动,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深处,改变了他们原有的思想观念,认为的农村嘛,就应该有个农村的样子,房前屋后堆放生活垃圾,村内道路存在牛羊粪便,这都是很正常的,乡村气息嘛,这一行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转变了他们这样的思想认识。而且最近几年,乡村绿化行动实施成效显著,很多农村进都是一片绿荫。同时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乡村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生态宜居乡村,建成“千村美丽”、“万村整洁”示范村。深入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坚决杜绝秸秆焚烧。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整治,确保行政村垃圾收集点和收集车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启动实施“一园三带”生态示范工程,加大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力度;
退耕还林还草,义务植树,前段时间不是有一篇报道:X县投资3.12亿元实施“一园三带”生态工程,里面给出的信息是今年全县计划完成营造林31.8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4.01万亩,封山封滩育林17.85万亩。  

乡风文明跟之前没有变。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乡风文明是保障。文件指出,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为什么要把乡风文明作为总体要求的一个方面呢,主要是现如今乡风民风确确实实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比如不赡养老人、攀比之风、红白事大操大办、赌博之风等等。

不赡养老人,我们身边也有这些现象,年轻的子女住漂亮的楼房,老人却住在破旧的平房,对比很明显,有的老人甚至还要靠国家低保补贴维持生活,这确实严重损坏淳朴善良的乡风民风,当然这些问题除了受到道德强烈谴责,还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惩治。

攀比之风,现在农村很多人家都买了小车,但其中有的人家小车的真正用途并不多,这其中就存在攀比现象,别人家两口子出门打工一年挣了钱,买了小车,在村里子风风光光的,自己也想买,没小车感觉没面子,所以打工一年挣了七八万快钱,年底回家也风风光光的买了一辆,有的甚至还贷款买车,过年走亲串门那倍儿有面子,但是第二年打工出门一年,这车就一直锁在家里,基本一年只开一个月,我们说你把赚来的钱干点其他创业投资怎么说都比跟风买车要好的多吧。还有就是进城买楼房,也是一样的,一年只住个一两个月,其他时候一直闲置着,每年还要缴纳暖气费、物业费、卫生费等好大一笔开支,但就是攀比心理,认为别人家住楼房,自己也要跟上。

我们再看红白事大操大办的现象。红事是家庭的大喜,女方感觉姑娘出嫁应该对父母有所回报,不要彩礼觉得吃力亏,动则十万、几十万的彩礼,让男方背上沉重的债务,导致新婚夫妻不是想着怎么度蜜月,或者规划美好的婚后生活,而是想着如何还债,想着到哪里打工挣钱。在喜宴上,男方为了不掉价,甚至觉得高人一等,大办宴席,好酒好烟好菜尽管上,不管是否能吃得了。当然亲朋好友也得给“份子钱”,带来沉重的负担。白事是送亲人最后一程,也要让亲人风光走,后代为了显示孝心,为了面子,大摆排场,亲朋好友“份子钱”少不了。大家都感觉大办红白喜丧事不好,但由于有要收回平时送出的份子钱,或者要摆阔、或者要显孝心或者要风光出人头地要面子等等理由,依然大操大办,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还有就是聚众赌博的风气,在农村不少人平时没有事情或者每年打工挣钱年末回家的时候,都会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打牌赌博。有的不仅输光了赚来的钱,还背上了沉重的外债,有的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都是不良的乡风民风社会风气,都是乡风文明实现过程中必须有效彻底治理的不良风气。

以乡风文明为保障,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农耕博物馆、乡村记忆馆,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坚决破除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过去讲管理民主,现在讲的是治理有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治理有效是基础。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区别大了。管理是讲管理者,治理是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大家一起来参与,把这个社会治理好,治理要有效。文件指出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村民共同参与)、法治(树立依法治理理念,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德治(通过道德规范,进行道德教化,引导农民尊老爱幼、讲求诚信、勤俭持家等)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这是一个新的要求。首先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提出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农村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好,当好乡村发展的领头人。

在乡村地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

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向所有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坚持法治为本,引导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加快建设法治乡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和危害农村稳定、破坏农业生产、侵害农业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过去讲生活宽裕,现在叫做生活富裕,确实是大不一样了,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生活富裕是根本。制定十五规划的时候,我们农民人均收入才两千多块钱。现在是多少?去年全国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2363块钱,比过去增加了一大截,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有底气喊,要让农民富裕起来。

这里面包含的更多是民生实事了,比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

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什么时候“三农”问题解决好了,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推进、蓬勃发展;
什么时候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三农”发展就会事半功倍。可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期待,符合我国发展实际。

1.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乡村振兴,理念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新时代所面临的新趋势新机遇新矛盾新挑战,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乡村振兴面临一些突出难题,例如,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如何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何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等等。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充分运用好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补齐农业农村工作短板。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强农,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协调发展,就要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强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性;
坚持绿色发展,就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就要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就要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将人民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的服务对象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这项大政方针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财、物涌向基层,更多的政策投入倾向于广大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服务好广大农民,也要服务好广大市民。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乡村,但市场主要在城镇。就乡村谈乡村是片面的,也是有局限的。增强城乡融合发展。只有以高品质、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服务全体人民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比如乡村地区拥有独特的生态自然环境,洁净的天空,清爽的空气,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生态农产品,农耕文化体验等,这都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而这方面的市场服务对象,其实主要还是城市居民,他们更愿意在这些方面进行消费,这就是一个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例子。还比如乡村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产品销售市场也主要在城市地区,所以我们说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乡村,但市场主要在城镇。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服务好广大农民,也要服务好广大市民,要有这个全局视野和思维。

3.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乡村振兴的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历史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唯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探讨如何通过发挥好基层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干部的力量去改善广大贫困地区。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过度强调干部的作用,忽视广大基层群众的主体地位、忽视其创造性,是不科学的、不理智的,不可取的。但凡是改革和革命,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作为,任何妄图通过少数干部的努力代替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的行为和思想都是不可取的,都是走不通的。

现实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基层干部花了功夫,下了力气,替着老百姓干了许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既没有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损坏了干群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执行,如果继续走老路,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无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不难想象其结果终将是收效甚微,差强人意。

我们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仔细品味,研究其内核,不难看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处处体现对基层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处处号召人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参与,处处依靠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应着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激发农民创造力提升农业农村生产力。扶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美丽乡村成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干、提升能力、实现理想的宽广舞台。同时,凝聚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和推动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渠道,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4.围绕人民群众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措施

我们坚持在干事创业或做决策要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搞清楚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哪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伴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乡融合不断深化,城乡人民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区域化发展趋势。我们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措施应充分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做到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让人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和基础。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应做到乡村振兴同脱贫攻坚有机衔接,实现理念相融、规划相融、目标相融、行动相融,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掉队。乡村是改善民生的重点区域,农民是改善民生的重点对象。这也符合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人民富裕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切实改善乡村环境和居住、出行等条件,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又要大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以更完善的治理体系、更有力的法治保障、更明晰的权责关系,为人民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荐访问:党课 讲稿 振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党课讲稿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党课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