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读宝黛爱情个人心得体会(完整),供大家参考。
它通常是情与欲的对照,爱情由情爱和性爱两个部分组成,情爱是爱情的灵魂,性爱是爱情的附加属性,并不是必要存在的,情爱才是爱情的根本与核心。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读宝黛爱情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读宝黛爱情的心得体会1#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面厣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姣喘微微。闲静如姣花照水,行动如若柳扶风。心较比甘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总虚化?一个妄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起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红楼梦》里,第三十六回《识分定情悟梨香院》是非常重要的一回,在我看来,它简直就是贾宝玉感情的分水岭,使他的感情从“与生俱来的一段痴病”变成了有过生命体验与深刻思考的选择。至此,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从小儿女的怄气斗嘴一下子上升到生命的相互欣赏与依恋。
《红楼梦》里有那么多出色的女子,不少都和贾宝玉毫无感情纠葛,但是她们都是贾宝玉喜欢的女子,牵动了贾宝玉对于生活的柔情,可见这并非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书。我觉得《红楼梦》真正想表述的是对于生命的感慨,对于生命之美之虚幻的感慨。
贾宝玉一生下来就有着强烈的悲剧意识,在温香软玉的包裹中,他又依恋又彷徨,因依恋而更彷徨,因彷徨而更依恋,他知道生命的本质是必然消逝。知道这世上种种最后都必然成空,所以当命运使你身陷幸福,其实就是将你陷入没顶,在它釜底抽薪之际,要怎样的灵魂才能承受?
一开始宝玉的人生理想是在女孩子里混,混一天算一天,女孩子是最美好的事物,有着最纯洁的特性,每当贾宝玉挨打的时候,他总是“姐姐妹妹”的乱喊,他觉着这名字便抵得过痛。皮肉之苦以此化解,人生的大悲伤也是如此,只要能和姐姐妹妹们在一起,他就能忘记时光的流逝,死亡的逼近,他的梦想是让死亡成为一个不速之客,拜访他的'那一瞬,他依然身处于女子们的温柔馥郁之中,他还发狠说,那一刻之后就让他彻底消失吧,化成飞灰――飞灰还不好,还有形有迹、有知有识,不如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也就散了。
对于生命的大孤独,贾宝玉是生而知之,他第一个对策是靠女孩子的好来忘却,他希望所有的好女子都能团结在自己身边。有一回他看袭人的表妹好,就想怎么也得把她弄到园子里才好,被袭人一通抢白之后,虽然绝了向外发展的念头,在园子内部,却依然是“看每一朵花开,看每一个女孩”,四处讨好,样样操心,不但落下“无事忙”的名声,还让颦儿也生气,宝儿也多心,还害得金钏跳井,自身被笞,他的第一策略就此山穷水尽。
一份生命怎么可能承载这么多的爱,不管我们怎么为贾宝玉辩护,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策略里仍有几份富家公子的任性,不懂得生命与生命是相互成全的,是付出与收获相辅相成的,一对一时才能够倾注全力,得到一个最饱满的结果。
贾宝玉的“博爱”精神是佛家所说的“所指”,非得血淋淋地砍掉了,才能得到“能指”,对于他来说,命运如一个过于严厉的老师,在给了他一个教训之后,才会告诉他真理。在贾宝玉犯下一系列错误之后,他终于遇到了一个感情范本,只是重要的事件多半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当贾宝玉因与金钏逗趣反落得没趣的那个下午,当他隔着花荫看见那个单薄的女子苦苦画“蔷”时,他并不知道这一刻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谜底在数日后揭晓,这中间贾宝玉已经首先被他老爹饱揍一顿,只是政老爹的皮鞭似乎并没对这个不孝之子发生什么作用,像贾宝玉这样的天才,能给他启悟的总是那些最天然纯粹的事物。
然而挨了一顿打之后贾宝玉的心情怎么着也不会好,百无聊赖中就想去听一出《牡丹亭》还就想听龄官的,可是就有不买帐的,龄官不但声称“嗓子哑了”,不肯唱,还站起来躲避,贾宝玉从来没被人这样厌弃过,他突然发现并不是每个女孩都愿意拿感情来葬自己,向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他又难堪又诧异,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两段迷惑是一个谜底,而这个谜底是如此动人,这个无依无靠的女孩爱上了贾府里的公子,爱得深沉绝望,他不在身边的时候,他的名字就是她唯一的钥匙,一笔一划写出来就是豁然开启,她从这里走进他心中,可是同样是寄人篱下的他能给她什么天长地久的承诺?她是一个戏子,是爱情使她勇敢,别扭着,使着小性子,可那都是爱而不能得的焦躁与不安,因为她想用眼泪葬的那个人不能给她这个资格,这样强烈的感情,怎能不使贾宝玉相形见绌?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这一辈子,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陪着你,更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用眼泪葬你,只能够期待一个生命来与你的生命对照,“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只要有一双眼睛看到过你的灵魂你的人生,即便终有一天灰飞烟灭,你的这一生也就真实地存在过了。
这双眼睛属于林黛玉,鲁迅说《红楼梦》,华林之中,遍布悲凉之气,呼吸感知于其间者,惟有宝玉一人。在我看来,却不尽如此,可以这么说,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不是缘定三生,不是木石前盟,这些不过是作者的修辞,他们的感情是建立在对于生命之美的共同感知与不舍上的的,他们不关心尘世的经济学问,仕途前程,他们永远直接地逼向生命的本真,去为所有美好的生命扼腕可惜。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当这些句子一字不落地吹进林黛玉耳中时,她心醉神痴,眼中落泪,她的灵魂不期然与贾宝玉的灵魂到了一处,而等到她随口念出那首葬花吟,感慨生命的奢华与残忍时,竟能让贾宝玉意乱情迷,恸倒在山坡上,他们这一刻的相通,不只是一对恋人的相通,而是两个有着共同的生命哲学的人的相通,这其实是宝黛爱情的真正主旋律。
#读宝黛爱情的心得体会2#以往官方红学认为宝黛都是封建社会里的叛逆人物,他们之间的自由恋爱并不容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因此才被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们所扼杀。这样的观点宛如他们所批判的八股文一样,空泛笼统,毫无新意,按这样的说法,封建社会里无论什么样的爱情悲剧都可以用这个公式往上套。实际上所谓封建社会不允许自由恋爱,也只是遵从父母之命,体现的是对父母的孝道,因此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做法,并不是有法律规定不允许自由恋爱。换句话说,如果自己家的孩子看上哪家的姑娘了,和父母说明,只要父母同意,走一下“三媒六证”的手续,这家的姑娘就可以娶进门了。在《红楼梦》里薛蟠和夏金桂就是这样的例子。两人并不是包办婚姻,薛蟠在外出贸易时遇到夏金桂,两人私定终身,薛蟠回家就像母亲薛姨妈求娶夏金桂。薛姨妈本来不同意这门婚事,但耐不住薛蟠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答应了。所以不管夏金桂过门之后和薛蟠打成什么样,至少薛蟠还是争取到了自己想要的婚姻。
所以我们再来看宝黛之间的爱情,不得不说两人没走到一起也不能全怪社会。他们俩也都有责任,当然贾宝玉是要负主要责任的。林黛玉是个孤女,没有家庭可以依靠,也没有力量去争取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她所能做的也只有紧紧抓住贾宝玉,不让他对自己有二心。比如她曾视薛宝钗为仇敌,对史湘云也不爽。但后来她发现无论是薛宝钗还是史湘云都是心地善良之人,和贾宝玉也没有那层意思,所以她也就和和薛、史两人和解,成了闺中密友。之后的日子是林黛玉人生中过得最舒服的一段时间,真正是抛开烦恼,无忧无虑。和贾宝玉以及一帮姐妹吃喝玩乐,吟诗填词,而且又认了薛姨妈当干妈,和薛宝钗成了姐妹,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家庭温暖。
但林黛玉没有想到的是对她和贾宝玉的爱情威胁最大的既不是薛宝钗也不是史湘云,而是荣府的高层。只有他们才有权决定谁是宝二奶奶。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贾母。贾政和王夫人虽说是贾宝玉的父母,但也得听老太太的,即使是他们给贾宝玉选个媳妇也要争得老太太的同意。所以在薛姨妈说要给宝黛说媒时,屋内的婆子也跟着起哄:“姨太太虽是顽话,却倒也不差呢。到闲了时和老太太一商议,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薛姨妈道:“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不过薛姨妈并没有去贾母那说媒,因为她毕竟是个外人,对于贾宝玉的终身大事关系到这个家族的未来,因此她在贾母态度不明之前也不敢贸然去说。
而林黛玉是个女孩家,不可能去主动和贾母说要嫁给贾宝玉,但贾宝玉是可以和贾母去说的,遗憾的是贾宝玉自始至终都没有主动去争取。更让人不解的是贾宝玉甚至没有和林黛玉正式表白过,只是旁敲侧击地用两句闲书中的话试探:“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林黛玉以为这是在调戏自己,又羞又气,也没搭理他。贾宝玉可以说既没有和林黛玉正式谈表白过,更没有对两人未来生活的打算。而且他和林黛玉也有点犯相,动不动就大吵一架,很大原因也是由于两人之间缺乏沟通。虽然是林黛玉无理取闹的时候多一些,但贾宝玉太不定性,没有让林黛玉感觉到安全感也是主要原因。而每次吵架贾宝玉并没有把林黛玉哄好,只是不停地为自己解释,但却没有给她什么保证,唯一的一个保证就是“你死了我当和尚去。”结果后来真应验了,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对于林黛玉来说也有自己的问题,她确实不如薛宝钗懂事。她从来没有主动去关心过长辈。也可以说除了贾宝玉以外她也没有关心过任何人。比如对贾政和王夫人夫妇乃至于贾母都从来没有主动去问候过。她和贾政基本没有交流,尽管贾政是她的亲舅舅。她和王夫人关系更一般。金钏出事后薛宝钗第一时间到王夫人那看望,但林黛玉却没露面。如果说林黛玉品性清高,不屑于搭理王夫人,那么贾母是最疼她的外祖母,生活中一直关照她,而在书中我们只看到贾母如何关照林黛玉,却看不到林黛玉主动去关心贾母。要知道在这个地方,贾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而且年事已高,而林黛玉却从来不关心这位自己唯一的亲人,不得不让人感到很奇怪。
所以贾母最终选择薛宝钗而不选林黛玉也是有理由的,正如她所评价薛宝钗时说的那样,“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有人认为通行本后四十回贾母由一个慈祥的外婆突然变成了“狼外婆”,支持王熙凤的“掉包计”,间接造成了林黛玉之死是篡改了原作。我倒觉得贾母选择薛宝钗是合情合理的,贾母对薛宝钗的喜爱从开始贯穿到最后,最终选薛宝钗也并不奇怪。
所以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尽管有外力的成分,但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原因。他们既没有经营好自己的爱情也没有为自己的爱情去争取。因此他们的爱情基础其实是很脆弱的,稍有外力的干扰就变得不堪一击。而这其中最悲催的还是林黛玉,贾宝玉毕竟还有薛宝钗,但林黛玉除了他就再也装不下第二个人了,最终也为爱情而死。这样的女孩也的确很让人心疼。她的悲剧是也是因为太过痴情,以至于自己情深不寿。其实贾宝玉这个公子哥并不值得她如此付出,她还是自己心理出现了问题,钻进了牛角尖里出不来。
#读宝黛爱情的心得体会3#宝黛两人是自由恋爱,在当今时代这是很平常的事,但对于两百多年前的他们来说,是公然违反伦理道德的,是大逆不道的,这也正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他们的爱情不能修成正果是必然的。
不管两人彼此之间爱得有多深,在当时都是不可能被社会和家庭所允许并认可的,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分手的悲剧。他们的爱恋已经触碰了道德的底线与根基,作为名门望族的贾氏家族,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从这个层面上讲,木石前盟成空与宝钗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是宝钗不来贾府,与宝玉成婚的也绝对不会是黛玉,把宝黛这对有情人未能成眷属的罪名强加到宝钗头上,实际是不公平的,可谓是千古奇冤。
宝玉黛玉的前生缘,作者是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交待的,说黛玉前世是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宝玉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因为宝玉天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它延长了岁月。
由于绛珠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又得以雨露滋养,时间久了,便脱去了草胎木质,修炼成了一个女子,终日游弋于离恨天之外,饥饿时以蜜青果裹腹,口渴时饮灌愁海水为汤。
后来,因为神瑛侍者动了凡心,想到人间去“造历幻缘”,绛珠(草)仙子便对警幻仙子说,“他既然下世为人,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所以一行众人先后脱胎到人世间,演绎了这出爱恨交织的红楼梦。
#读宝黛爱情的心得体会4#《红楼梦》,我也是看了好久,今天看到了九十七回。红楼梦的结局我也是大概知道的。即使我知道宝玉最后没和黛玉成亲,但是当我今天真正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天啊,我真的好气呀!为啥就不行?!王熙凤这王八蛋出的什么狗主意?!什么金玉良缘?!玉的丢了,我觉得不就是上天想成全这两个人么?非得骗他干啥,宝玉就是想和黛玉在一起,为啥就这难?两个人真的就是你情我愿,谁离开了谁都不能活,贾母这些人应该知道吧?那你就非得拆散他俩?!非得弄个双双都不能活?
看的我真的好烦,而且这不也是毁了宝钗?让一个她明明知道不喜欢自己的人和她成亲。非得这样?她也知道她只是在成亲的时候假装黛玉,这tmd弄得这3个人都不好过,这些“大人”是智障?什么玩意?作者就不能写点读者想看的?你就非得恶心读者,让读者觉得很难过?
难道就只有悲剧很伟大么?作者就是想一次一次的逗读者么?秦可卿死了,司琪死了,晴雯死了,尤二姐死了,尤三姐死了,元春死了,迎春死了,林黛玉死了,贾母死了,香菱死了,王熙凤死了,妙玉被拐走,探春远嫁…是不是好点的人都tm得死?!干脆都死光得了,你还写这小说干啥?你咋这么能扯呢?死一两个得了,没一个有好下场的!就不能写的美好点么?真的很折磨我这种读者,真的要不是我看这么长时间了,放下太可惜了,不然,我真的不想看了,你这也太坑了吧?!
#读宝黛爱情的心得体会5#《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在读红楼梦中,我最喜爱的便是林黛玉,林如海之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因母亲早亡,贾母疼爱,接到贾府抚养教育,与贾母、贾宝玉同住。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发展成爱情。
但让我最心疼的也是黛玉,因母亲过世后来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林黛玉一个孤女带着林家的百万嫁妆住进贾府,却不料贾府正大光明的私吞林家财产,让她以为自己在贾府白吃白喝寄人篱下,甚至被下人讽刺她小气,王夫人面慈心狠极其不喜黛玉,更何况贾府众人各有算计,黛玉小小年纪感受不到多少温暖关心,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林黛玉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其叛逆性,这也是她一直孤苦伶仃,“自矜自重,小心戒备”,“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原因。
贾宝玉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认为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从小生活在贵族式的大家庭,却不喜欢读贾政及私塾老师要求强行学习的“八股”之类的正经书,因为他从内心鄙视和抵触所谓的功名利禄,却喜欢作诗作词,并且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而且贾宝玉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对许多少女都多情,喜欢林黛玉,暗慕薛宝钗,欣赏史湘云,尊重袭人、晴雯、紫鹃、麝月,同情平儿、香菱、鸳鸯。贾宝玉生长在少女群中,多所眷爱,即使他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爱,但对黛玉细腻敏感的性格来说,却是致命的,这也是宝黛爱情悲剧的一个原因。
当时封建礼教对于人们心灵的压抑与折磨是多么的残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这些无不捆绑了年青人向往自由公平的脚步,这些腐朽的封建制度,不仅仅是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也是对他们精神的束缚,更不用说宝玉和黛玉的自由爱情,他们的爱情和思想在当时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是不容于世的,所以本来喜欢林黛玉的贾老太太放弃了林黛玉更不用说本就不喜黛玉的王夫人了,宝黛爱情最终悲剧。当某样东西某种思想第一次出现在社会上时,就像往平静的水面扔进一块大石头,结果激起了大波浪,但有时候这些是不被人们承认接受的,结果可能是抵不过社会的抵制而销声匿迹。
★ 读红楼梦心得体会5篇
★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5篇
★ 读红楼梦的心得体会800字5篇
★ 《红楼梦》的心得感悟优秀范文
★ 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5篇
★ 读红楼梦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10篇
★ 《红楼梦》读书心得600字最新范文5篇
★ 读懂红楼梦的心得范文5篇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爱情 读宝黛 读宝黛爱情个人心得体会 读宝黛爱情的个人心得体会 宝黛爱情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