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心得
中医药发展心得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诊疗经验和重要的文化价值。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一次伟大征程,也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我将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医药工作所得到的心得体会,谈一谈中医药的发展。
首先,中医药在我国古代是世界医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了独特的医学思想体系和诊疗模式,为保障人民健康和抗击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中医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虽然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西医在治疗疾病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念和基于平衡这一特点,可以在精神调节、保健养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中医药的传承和发扬,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医药需要与先进的医疗设备、技术相结合,在临床医学中做出新的贡献。同时,也需要提高现代化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加强监管,坚决取缔假冒伪劣产品和不合格中药材,以提高中医药的信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再次,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其发展。当前,中医药已经成为
了国内外越来越受欢迎的养生保健方法。在全球范围内,中医药的市场热度正在不断增加,不仅得到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的关注和认可,而且国际医学界开始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和创新。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需要掌握先进的医学理论和科技,借鉴国际先进的医疗管理和法律规范,加强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中医药的发展不仅对于我国的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药在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积极应对新的挑战,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作为从事中医药工作多年的人,我将一如既往地坚守中医药的精神和传统,不断追求创新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和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心得
学习中医的心得感想范文(精选5篇)
学习中医的心得感想范文
篇1我是学中医出身的,如果你是想进医院,拿医师资格证,成为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话不防自考去实现,但是现在的就业形式对自考来说是不太合适的。
如果你是为了兴趣,并不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话,我可以推荐几本书你看:
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这是必看的,这是基础,是你踏入中医殿堂的铺垫。
必须认真的掌握。
其次是《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这些是临床基础,也是必看的。中医基础血扎实了,学这些可以比较轻松,尤其是诊断。学中医其实就像走路,一条道,分几条岔路,等你完全掌握之后你会发现任何一条岔路都能帮你达到目的地。
再次就是中医的各个临床应用的了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等,值的一提的是《针灸学》很有用的,就算给自己保健也是不错的。
最后如果想拓展,学习古代的中医专著则《医古文》要看,前人的精华太多了,如:《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丹溪心法》《景岳全书》《脾胃论》等都可以看的。
学习中医的心得感想范文
篇2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医学教学方法单一,抽象思维多,形象思维少。要想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怎样来提高西医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以往当西医学生开始接触中医时,觉得很玄,难以理解,甚至难以置信。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其次,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记忆、考试的简单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很快把所学知识置之脑后,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契机。最后,教材的内容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内容多而课时少等因素也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日益普及的今天,西医院校中的中医教学大多仍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以“填鸭式”的满堂灌为主。这显然与当今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不相适应。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5]。多媒
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得到空前的发展,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传统的课堂以板书及口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图象、动画等多种方法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例如讲授诊法中舌象时,各种舌象的图片往往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时候展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往往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研究表明[6]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采用电教、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难以理解的理论变成具体而直观的形象化教学,常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
总之,与西医学相比,中医学因其完整的理、法、方、药系统而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教学中应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构建整体与辨证思维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践,课堂上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散的、联系的、触类旁通的学习和思维方法,是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的最现实可行的思路,其中具体的、可行的教学方法还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西医院校,要使中医教学与西医教学有机结合,进而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产生积极影响,为学生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充分了解中西医学思维互补、方法互参的优势,促进我国医学的创新和发展。
学习中医的心得感想范文
篇3数千年来,造福于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繁衍,也为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前中医、中药和针灸在大部分国家占有一席之地,利用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研究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渐成趋势。
通过这次与沈绍功先生的交谈以及对他的访问,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医之路的曲折艰难,中医发展的流长、博大精深,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发扬传承中医精神的意志和决心。
沈绍功,男,汉族,1939年5月出生,系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第十九代传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六年制医疗系,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曾任中国中医科
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肿瘤病房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冠心病急症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医急诊杂志副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所特聘顾问。承担并参与国家中医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多项攻关课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老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受中医熏陶,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切为了临床,疗效才是硬道理”。他主张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反对死啃书本也反对没有理论的盲目实践,有理论、有实践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才能称得上是医学家。
老注重医学传承,平等待人,他认为中医药的生命力在基层。
多年来,他注重基层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的医学教育培养,不辞辛苦,毫无保留的传授沈氏家族积累的诊疗经验,在业界得到肯定,受到广大基层医生的尊崇和爱戴。
二十多年来,我所走过的学医道路,是艰苦的,曲折的。总起来有以下体会:
(一)要学好中医,必须打好两个基础。首先是古文基础,最低要求能认识,文言文能断句。再就是中医基础,如《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白文要选读,药性、方歌、脉诀、经络歌诀要熟读,有了这两个基础,才能继续深入下去。
(二)要多看几种好的参考书。我在读高中的时候,老师教我读古典医着是不错的,但是指导我看的参考书,只限于汪切庵、陈修园两家,这就太局限了。后来我在中医大时所看的参考书,就使我的眼界开阔多了,因而获益不少。
(三)要多跟几个好的老师,因每个老师各有他的长处。比如,有的老师长于伤寒;有的老师长于温病,有的长于杂病,有的长于妇科,有的长于儿科。根据各老师辨证用药的特点,取其所长,为我所用,这就大有好处。但这个条件如不具备,也可自学成材。
(四)学医要有坚强的意志,朝斯夕斯,持之以恒。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前途,要看到光明,要提高自己的勇气。在顺利的时候,又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学习,继续前进。我在学医过程中,学习情绪曾有几次大的起落,教训是很深刻的。
(五)在医疗作风方面,对同道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对病人无论工人、农民、领导干部,都要一视同仁,详细诊察,不得草率。有时病人情绪急躁,要求过高,也只能耐心说服,体谅病人。但也不能迁就病人,投其所好。更不能乘人之危,向病家需索财物,这是起码的医德。
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大三的杏林学子,我以自己身在湖南中医药大学这个中医情结深厚的学府而感到骄傲自豪,我更为遇到这么多医学精湛的中医老师而欣喜,我将在这片热土中继续挥洒激情,为中医大的明天,为中医学的未来继续前行。
学习中医的心得感想范文
篇4在上个星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了中医的神奇与奥秘。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跌宕起伏,保有顽强的生命力,直到现在仍然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指导防治疾病。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存续数千年而又拥有系统理论的医学,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建立在“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等学说之上。其中,“阴阳”与“五行”纯属中国哲学的范畴;“经络”、“穴位”、“气相”、“血相”又是观察不见到的,因而显得有些“神秘”。至于中药,往往是原材入药,又常常是多药配伍,因而其药理是一种综合效应。
中医不像西医的直观、线性的思维方式,它我一种抽象的、综合的思维方式。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灵性去领悟,需要靠想象去意会,需要靠感觉(即望、闻、问、切)去判断,中医尽管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纳入“五行”之中,但绝不将它们割裂开来,而恰恰是将它们作为一个
相互制衡的有机系统,完整地统一看待。中医尽管将人体的前后、表里、虚实、寒燥等分别划归“阴”、“阳”两大范畴,但不仅不将其割裂,反而特别强调“阴阳调和”。中医不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而是强调“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维护人体自身所具有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种不正常的干扰。
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绝不是浅尝辄止就能领悟得到,需要长久的积累和接触,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学习中医的心得感想范文
篇5在炎炎的烈日下,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每一年的暑假都是令我们兴奋而又期待的时候,以前我们总是早早就计划着暑假该去哪里玩,而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将近两个月的暑假不能只顾着玩,要好好利用。于是我决定找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一来可以增加社会经验,拓宽知识面;二来可以锻炼自己与人的交际能力。
暑假回到家之后,和爸妈商量了一下,选择了一家离家比较近的小型药店。在去药店之前,心里很忐忑,毕竟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少,害怕会被拒绝。见到药店老板后,我向老板表明了我来这工作主要是为了积累经验,工资多少不重要。老板很爽快的答应了,安排我第二天来上班。
第二天我早早就来到了店里,开始了我的社会实践。我先熟悉了一下药店的环境,虽然这是一家不大的药店,但药品的种类还是挺齐全的。由于我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专业知识甚少,还没有资格出售药品,所以在药店里我只做一些简单地工作。经过两三天的摸索,药柜上的药品我已经差不多都认识了,对每种摇所对应的疗效也有了一些了解。药品大致分为Rx(非处方药)、OTC(处方药)、保健品、特殊管理药品。而常被购买的药品,如感冒药、消炎药、胃药等则放在方便拿取且显眼的位置上,所有药品都是标明价码,按区域内商品摆放及分区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药店的流程已经滚瓜烂熟了。每当店里的销售员忙不过来时,我也可以上前向顾客推荐介绍一些顾客想要的药。每次我都是很小心翼翼的,深怕出一丝纰漏,每当我拿不准主意的时候,我都会问问店长,以确保万无一失。虽然每天回到家全
身都像散架似的,很累很累,但是我的勤奋得到了店里各位阿姨的赞赏和老板的肯定,我的心里是充实又快乐的。
慢慢地,在药房里,让我感触最深的便要数每天匆匆的过客们。他们大多面带焦虑,或面带病容。总之,形形色色的面孔每天不断地变换着,药店仿佛是人生的大看台,上演着各种喜怒哀乐的剧情。虽然每天早九到晚五的工作,时间很漫长,甚至有时站到腿一阵一阵的酸痛,但是只要听到顾客不经意间对我态度的赞扬,一切的隐忍都烟消云散。
篇三: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心得
中医传承心得体会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
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关于中医文化的传承,你有哪些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的是中医文化传承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医文化传承心得体会篇一
一、学好中医,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我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先父薛培基早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随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侍诊四年。父亲毕生致力于血液病、妇科病方面的临床研究。尽管在动乱年代,被谴返故里,限制诊病,但因其方简价廉、效果显著,德高望重之医名仍誉满乡里。由于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起初教我习诵易于记忆的歌诀式启蒙书,如《雷公药性赋》、《四言举要》、《医宗金鉴心法要决》等。继之给我讲授《傅青主女科》、《血证论》等中医名著。因年少好学,从小奠定了学习中医的童子功。
初中毕业后,适逢十年动乱,我报考中医院校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学医之志并未消沉,几经周折,终于有幸拜在父亲师兄---现代著名中医学专家祝谌予老师门下。祝师告诉我:“要想学好中医,提高疗效,必须系统学好中西医基础理论。”因当时处在非常时期,祝师只能指导学习中医学院教材,不能系统讲授,我以自学为主。对疑惑之处,祝师集中解难,因此培养了我自学的能力。经过三年时间,我学完了中医学院中医系的全部教材。同时在祝师的指导下,我先后通过了《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赤水玄珠》、《张氏医通》、《医林改错》等历代名著。由于我勤奋好学,理论联系临床,学用结合,因此有了扎实的基本功。
二、临床侍诊,是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捷径。
祝师常教导吾辈,认认真真随师侍诊抄方,才是学好中医临床技能的最佳途径。我白天在门诊侍诊于老师,抄写医案、医方,每日接诊数十人。每周三、六晚上老师在家义务门诊,我亦侍诊于侧。寒暑
十余载,风雪未辍。在祝师亲自教诲下,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侍诊之余,整理脉案,阅览方书,并把老师所诊病历,按病、按方、按证分别归类,并查阅相应的文献做笔记,加按语。对老师临证灵感,询问于师,录之于册。日久天长,积累老师活的经验甚多。为求貌似,还常套用老师方法治疗疾病,把自已的体会也记录下来,加以对照。找出差距,如此反复验证,从中省悟老师的学术经验。进而探求神似真谛。
三、广泛搜求,多师临证,才能掌握老师学术全貌。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在祝师倡导下,由我组织成立了“顺义县国医医院”,聘请了北京四大名医传人和首都著名中西专家轮流应诊。先后应诊的有:祝谌予、李介鸣、刘渡舟、董德懋、翟济生、薛培基、赵绍琴、李鼎铭、屠金城、刘贵权、张秀琴、施如瑜、施小墨、肖承悰、陈文俊等中西医名家。此时我能有幸跟随这些前辈轮流侍诊,聆听教诲。老师们在看病时常中西理论有机结合给予讲释,有声有色,使我学之兴趣甚浓,受益良多。
因祝师、家父同受施门教育,受此影响,我自然形成了一个收集师门医案、医方、医论、遗文、遗墨之兴趣,为求全面,面陈老师,提出请施门前辈成立施老学术研究机构的建议。恩师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由祝师组织施派在京传人共同发起成立“施今墨医药学术研究中心”。由我任中心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时代在发展,医学在进步,为使传统的医学得到科学的印证,以祝谌予老师为首的施门传人均以自己的专长在顺义国医院开设专科门诊,设立门诊大病历,真实的记录诊疗过程。现已收存文字大病历78000余例,声像病历54000余例,验方百余首,讲稿六十余篇,医论、医话上百篇,名医手迹近千余篇。使老师活的经验永世相传,造福桑梓。在祝师“我们利用10年时间,将已掌握的验方进行科学实验,精简药味,改变剂型,将其有效验者推向社会。”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将病历中有效验案所用之方药系统分类,利用科学的制做方法把中药传统汤剂改成诸如冲剂、胶囊、口服液、片剂等现代剂型。对其中屡试屡验之方设立对照组进行观察,将疗效确切之品种加以收藏,以备同有志于中医药之士共同
开发。经过从师、临床三十余载,我对中医学术产生深厚的感情,并大受其益,渐入精深博大的祖国医学之殿堂。
四、学习老师经验,必须多临床实践,才能深有体会。
古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的说法。我每周应诊四天,每日接诊四、五十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中西医结合,牢记“辩证施治”为祝师一贯所倡导。在老师学术思想的影响下,我认为要想在某一专科有所突破,就要博采诸家,择其精要。治病医路要宽,不要认为自己是某病专家,对其它疾病不予研究。因为在临床有些病不可孤立存在,譬如糖尿病常可见到心、脑、肾、男性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如若一味只对糖尿病下功夫而忽略疾病的群体性,往往会出现因治疗方法少而不能应对临床复杂情况。因此我在看病时,内、外、妇、儿无不涉猎,常采用中西两法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茯益良多。
祝谌予老师以中西医结合精深造诣和一张处方常具有中西医理论有机融合之特色而享誉医林。我得益前辈绳墨。加之我对针炙疗法的喜爱,常常针药双施。急则施针,缓则用药,以其即刻疗效形成了我独特的针药方证对应法,而响誉于众多患者。我以行针取穴少,痛苦小为一贯追求。如一例急性肠炎患者,病十余日高烧不退,体温持续38.9度至40度之间。中西医屡试退热消炎诸法不应,日泻十数次,小便甚少且黄,我予针刺外关和委中放血,15分钟后患者体温降至37.2度,排出大量黄色小便而渐安宁,遂以中药三根五苓散三剂而痊愈。我在临床实践中,有个重要体会,就是将老师经验和读书、看病时突发的灵感和体会随时记录,集腋成裘,就为编写读书和临证体会与同道交流,以资提高。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深感中医学术精深博大,学无止境。
五、集诸家之长,创自己之路。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确是至理名言。先贤越人随风适俗,博求多采,医路甚宽,世代传为佳话;孙思邈凡有“一事长于已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叶天士虚怀若谷,凡易十七师,以至成为妇孺皆知的大家;名医施今墨尝云:“中西医应互相学习,使其融会贯通。”吾师祝谌予常教导我辈:“博采众方就是对他人好的经验和杂
志所载有价值的文章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和验证,对其确有效验者,在辩证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我曾有幸跟随著名中医刘渡舟侍诊,刘老精湛而独至的医术使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启迪。例如,我对刘老用五苓散治疗一例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甚佳颇为不解,遂询之,经刘老讲释后顿悟。刘老看我态度诚恳,曾多次赠方于我。
因我对针炙极有兴趣,经祝师介绍,曾得到著名针炙专家胡荫培、王乐亭二位老师指教。针药并用,临床疗效提高,使我饱尝其中乐趣。发扬祖国医学任重道远,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中西结合,针药双修是我毕生为之的道路。
中医文化传承心得体会篇二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在临床实践中,尹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尹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尹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尹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
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
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尹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尹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名老中医,尹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对于现代医学,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尹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成为医学界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尹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尹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王新
中医文化传承心得体会篇三
一、学好中医,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我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先父薛培基早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随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侍诊四年。父亲毕生致力于血液病、妇科病方面的临床研究。尽管在动乱年代,被谴返故里,限制诊病,但因其方简价廉、效果显著,德高望重之医名仍誉满乡里。由于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起初教我习诵易于记忆的歌诀式启蒙书,如《雷公药性赋》、《四言举要》、《医宗金鉴心法要决》等。继之给我讲授《傅青主女科》、《血证论》等中医名著。因年少好学,从小奠定了学习中医的童子功。
初中毕业后,适逢十年动乱,我报考中医院校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学医之志并未消沉,几经周折,终于有幸拜在父亲师兄---现代著名中医学专家祝谌予老师门下。祝师告诉我:“要想学好中医,提高疗效,必须系统学好中西医基础理论。”因当时处在非常时期,祝师只能指导学习中医学院教材,不能系统讲授,我以自学为主。对疑惑之处,祝师集中解难,因此培养了我自学的能力。经过三年时间,我学完了中医学院中医系的全部教材。同时在祝师的指导下,我先后通过了《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赤水玄珠》、《张氏医通》、《医林改错》等历代名著。由于我勤奋好学,理论联系临床,学用结合,因此有了扎实的基本功。
二、临床侍诊,是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捷径。
祝师常教导吾辈,认认真真随师侍诊抄方,才是学好中医临床技能的最佳途径。我白天在门诊侍诊于老师,抄写医案、医方,每日接诊数十人。每周三、六晚上老师在家义务门诊,我亦侍诊于侧。寒暑十余载,风雪未辍。在祝师亲自教诲下,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侍诊之余,整理脉案,阅览方书,并把老师所诊病历,按病、按方、按证分别归类,并查阅相应的文献做笔记,加按语。对老师临证灵感,询问于师,录之于册。日久天长,积累老师活的经验甚多。为求貌似,还常套用老师方法治疗疾病,把自已的体会也记录下来,加以对照。找出差距,如此反复验证,从中省悟老师的学术经验。进而探求神似真谛。
三、广泛搜求,多师临证,才能掌握老师学术全貌。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在祝师倡导下,由我组织成立了“顺义县国医医院”,聘请了北京四大名医传人和首都著名中西专家轮流应诊。先后应诊的有:祝谌予、李介鸣、刘渡舟、董德懋、翟济生、薛培基、赵绍琴、李鼎铭、屠金城、刘贵权、张秀琴、施如瑜、施小墨、肖承悰、陈文俊等中西医名家。此时我能有幸跟随这些前辈轮流侍诊,聆听教诲。老师们在看病时常中西理论有机结合给予讲释,有声有色,使我学之兴趣甚浓,受益良多。
因祝师、家父同受施门教育,受此影响,我自然形成了一个收集师门医案、医方、医论、遗文、遗墨之兴趣,为求全面,面陈老师,提出请施门前辈成立施老学术研究机构的建议。恩师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由祝师组织施派在京传人共同发起成立“施今墨医药学术研究中心”。由我任中心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时代在发展,医学在进步,为使传统的医学得到科学的印证,以祝谌予老师为首的施门传人均以自己的专长在顺义国医院开设专科门诊,设立门诊大病历,真实的记录诊疗过程。现已收存文字大病历78000余例,声像病历54000余例,验方百余首,讲稿六十余篇,医论、医话上百篇,名医手迹近
千余篇。使老师活的经验永世相传,造福桑梓。在祝师“我们利用10年时间,将已掌握的验方进行科学实验,精简药味,改变剂型,将其有效验者推向社会。”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将病历中有效验案所用之方药系统分类,利用科学的制做方法把中药传统汤剂改成诸如冲剂、胶囊、口服液、片剂等现代剂型。对其中屡试屡验之方设立对照组进行观察,将疗效确切之品种加以收藏,以备同有志于中医药之士共同开发。经过从师、临床三十余载,我对中医学术产生深厚的感情,并大受其益,渐入精深博大的祖国医学之殿堂。
四、学习老师经验,必须多临床实践,才能深有体会。
古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的说法。我每周应诊四天,每日接诊四、五十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中西医结合,牢记“辩证施治”为祝师一贯所倡导。在老师学术思想的影响下,我认为要想在某一专科有所突破,就要博采诸家,择其精要。治病医路要宽,不要认为自己是某病专家,对其它疾病不予研究。因为在临床有些病不可孤立存在,譬如糖尿病常可见到心、脑、肾、男性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如若一味只对糖尿病下功夫而忽略疾病的群体性,往往会出现因治疗方法少而不能应对临床复杂情况。因此我在看病时,内、外、妇、儿无不涉猎,常采用中西两法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茯益良多。
祝谌予老师以中西医结合精深造诣和一张处方常具有中西医理论有机融合之特色而享誉医林。我得益前辈绳墨。加之我对针炙疗法的喜爱,常常针药双施。急则施针,缓则用药,以其即刻疗效形成了我独特的针药方证对应法,而响誉于众多患者。我以行针取穴少,痛苦小为一贯追求。如一例急性肠炎患者,病十余日高烧不退,体温持续38.9度至40度之间。中西医屡试退热消炎诸法不应,日泻十数次,小便甚少且黄,我予针刺外关和委中放血,15分钟后患者体温降至37.2度,排出大量黄色小便而渐安宁,遂以中药三根五苓散三剂而痊愈。我在临床实践中,有个重要体会,就是将老师经验和读书、看病时突发的灵感和体会随时记录,集腋成裘,就为编写读书和临证体会与同道交流,以资提高。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深感中医学术精深博大,学无止境。
五、集诸家之长,创自己之路。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确是至理名言。先贤越人随风适俗,博求多采,医路甚宽,世代传为佳话;孙思邈凡有“一事长于已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叶天士虚怀若谷,凡易十七师,以至成为妇孺皆知的大家;名医施今墨尝云:“中西医应互相学习,使其融会贯通。”吾师祝谌予常教导我辈:“博采众方就是对他人好的经验和杂志所载有价值的文章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和验证,对其确有效验者,在辩证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我曾有幸跟随著名中医刘渡舟侍诊,刘老精湛而独至的医术使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启迪。例如,我对刘老用五苓散治疗一例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甚佳颇为不解,遂询之,经刘老讲释后顿悟。刘老看我态度诚恳,曾多次赠方于我。
因我对针炙极有兴趣,经祝师介绍,曾得到著名针炙专家胡荫培、王乐亭二位老师指教。针药并用,临床疗效提高,使我饱尝其中乐趣。发扬祖国医学任重道远,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中西结合,针药双修是我毕生为之的道路。
篇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心得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心得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和使用。中医药在促进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药家们研究分析了疾病及其对应的饮食、调理药物,采用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及其他护理措施有效控制疾病,多年来在治疗病恶、挽救生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同时,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挑战。为了开发更有效的药物,扩大中医药的应用范围,妥善地衔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从而有助于推进中医药的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研究,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更好地挖掘出中医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快地找到治疗特定疾病的有效方法,更好地应用药物,更好地满足民众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加强针灸等护理措施的研究。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中医药学科教育,通过开设中医药方面的大学专业,培养更多有能力并具有责任心的中医药师,从而推动中医药发展;同时,必须在中医药培训中增加现代医学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更有效地应对疾病。
此外,我们还应该建立科学的中医药治疗体系,制定相应的治疗规范,注重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完善各项治疗手段,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保障治疗的质量,从而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1-
同时,政府也应当发挥引导作用,考虑到中药在医疗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实施技术支持,以促进中医药发展;同时还应当加强对中医药师的监管,严格执行中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确保社会秩序和治疗安全。
综上所述,中医药传承创新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相关研究,加强学科教育,建立科学的治疗体系,并且政府也应当发挥引导作用,加大投入,确保中医药发展的有效进展。只有在这些方面共同努力的情况下,中医药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得到延续,更多民众才能享受到健康的福祉。
-2-
篇五: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心得
浅谈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
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本文探讨中医药发展进程中继承和创新的方法,分析中医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与趋势,研究充分掌握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中医特有的、科学的、辨证的思维方法发展中医理论。
关键词:继承,创新,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紧迫感。那我们应如何有效地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呢?就这个问题,我在此谨谈谈个人的观点。
首先,是如何看待和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和创新,中医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果从文化属性来认识中医,继承相对来说更为重要。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和临床经验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没有继承,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将得不到延续,也就无从谈创新发展。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但创新必须尊重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基础上的突破和超越,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的统一,我们不能把继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片面地强调继承或者片面地强调创新。
应当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要把二者对立起来,不能一讲到中医药的继承,就一概排斥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也不能一讲到创新,就完全舍弃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在继承与创新中,我们必须充分遵循中医药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绝不排斥现代科学技术,而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为我所用,为我服务。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就要在文献整理、科研立项、人才培养、专科建设、中药研发等各方面统筹兼顾,不能有所偏废。另外,当今因为中医药的有些标准、规范尚未建立或还不完善,所以有些人就不顾中医药的自身特点,简单套用西医西药的办法来研究中医中药,这种做法有欠妥当。我们应当尽快完善中医药标准规范,在继承的基础上来求创新,而不是一味地搞创新,一味地将中医西化。当然,在中西医结合中推进继承与创新,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中推进继承与创新也是有一定必要的。
其次,继承什么,怎么继承的问题。中医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根基之上的,所以继承的前提就是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不理解的话,也就不能够正确的继承,也就不能够正确的合乎中医本身的发展。我认为对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应该包括很多方面,有古人好的经验、好的方子、好的药、好的做法,这些都是应该继承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理解中医,知道中医在认识论上,在哲学上,在研究人的健康,人的生命上,它是沿着一条什么道路走的,即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继承,中医思维方法的继承。
继承中医学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思想。辨证论治的思想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精髓,中医的辨证观念也是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展开的。运用辩证思维去捕捉或猎取现象与本质问的联系并进而创立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学说。中医学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包括各个部分的整体性和部分之间的联系性。中医学以整体思维来研究人体,认为任何一个部分的机能都是整体机能的反映。按照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来研究人体的某一具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某一功能,是由整体到部分的研究思路。在疾病治疗方面,中医学以恢复人体的最佳状态为目标,并不特别强调疾病特异性病因的治疗,而是采用十分广泛的综合疗法。西医学所遇到的种种难题,正是由于其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局限所造成的,而中医学整体的思维方法,显然在当今疾病的防治方面,比西医学更有某些方面的优势,特别是中医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治疗疾病的丰富经验,在解决当代医学难题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将是不可替代的。所以,继承中医学整体的思维方法是提高中医在世界医学中地位的一大法宝。而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进行施展的基础,这正是中医学相对于西医学而言最大的优势,西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向微观化发展,从分子水平到基因水平,而对人体疾病的研究发现疾病的发展变化却是越来越复杂,而且影响的器官,部位都是越来越多,都是往全身性,整体化发展变化,因此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应当是走在西医前面的,就更应当重视。
另外,还应继承中医学多途径的诊疗手段和研究方法。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除最常见的药物治疗以外,还有针灸推拿、按摩理疗、刮痧、拔罐等等。中医传统研究方法早就有了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一些基本逻辑方法,诸如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证明和反驳、推理等等,都是常用的方法,而尤其重视推理逻辑的运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强调整体观念,把人、病、证、症结合起来考虑,就是运用系统方法的范例。诸如藏象、气血、经络、阴阳五行等学说,既有丰富的辩证思想,也是系统方法的运用。
第三,如何创新的问题
创新是科学某些方面的突变或飞跃,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的由量的积累导致质的变化,表现为对原有科学成果的扩增和深化,对事物本质更深刻的揭示,是
自然科学的生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在继承中医深厚的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是现代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现代中医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首先我们应创新而不离宗。中西医学所研究的客体,都是人体的病理改变,都有其同一的内在的物质基础,两者的研究结果殊途同归,即都是为了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宏观思辨方法经千年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西医研究的微观领域是客观存在的,中西医结合的基本思路是取中医思维方法之长,将研究对象即客体扩大为宏观加微观领域。所以现代中医应以“拿来主义”的开放思想,向纵深扩展自身的研究领域。古人能尽其所能,以其所见客观事物和现象为基础,创造一套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方法,今人当然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拿来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以微观与宏观领域为研究对象,向纵深拓宽中医学,创造现代中医新理论,以发展中医学,同时也为解决现代医学难题提供解决途径。中医学发展到今天,未能最大限度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未能把现代科学(含西医学)所开发的未知领域完全接纳运用到中医领域,未能把现代科研成果拿来为我所用。因此,应不断提出新的发现、新的概念与新的理论。
中医治疗方法是综合的、多样的、无限创新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医治疗疾病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手段和途径。现代中医应以中医学辨证的、整体的思想,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现代先进的诊疗方法与内容纳入中医辨证论治的运用过程中,站在现代科技的肩膀上,争取中医药的最大突破。现代中医应以治疗疑难病症为突破口,在以现代医学补中医诊断之不足的同时,发挥中医辨证施治、扩散思维之优势,多途径整体调整机体病理状态,在治疗当代医学难题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同时,对待中医,我们应当按照马克思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用“唯物论”、“辩证法”来套中医,因为“唯物论”、“辩证法”产生的背景是德国古典哲学,社会学是法国空想主义社会,经济学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他没有系统地读中国的四书五经、老庄孔孟、禅松丹道等等。所以完全拿西方的哲学来规范中医,就可能造成中医的毁灭。这是在中医西化时应当注意的方面。
中医学的发展需要建立在自身基础上,发扬特色与优势。要坚持继承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思想,继承中医学多途径的诊疗手段和研究方法,继承中医开放式、扩散式的思维方法,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借助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东风,拿来现代科学先进手段和新成果为我所用。继承好中医,才能保持特色,中医药事业才能有根基,有底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体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化与要求。继承与创新,两者不可或缺,中医药事业要发展,必须做好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袁维舟,试析中医现状与发展.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
王友庆,浅论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3.
张亦群.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亦论中医学发展大势.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5).4.
欧阳静.继承与创新——中医药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产力研究,2005(11).5.
吴志强.继承与创新——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改革与战略,2005(6).
篇六: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心得
2023年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2篇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1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在临床实践中,尹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
从尹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
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尹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师从尹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尹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尹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
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名老中医,尹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对于现代医学,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尹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成为医学界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尹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尹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中医师承学习心得体会27月,笔者有幸成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学术继承人,师从中医耳鼻咽喉科名家熊大经教授。回顾跟师学习经历,感触颇深。
领导重视,严格管理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启动以来,得到了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级领导经常现场检查、督导师承工作,并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师承学习的日常管理,形成了导师和学生时间交叉、背靠背等等严格的阶段与年终考核机制。虽然管理考核严格,但管理部门也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跟师条件、跟师氛围。
精于学术,勤于思考
在入师之前,笔者曾作为博士研究生跟随熊大经教授学习三年。但跟师学习则完全不同,其特点是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使中医药学术得以传承发扬。
笔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反复经历“跟师临床实践—中医理论学习总结提高—独立临床实践”的过程,在反复的临床历练和体会总结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这一阶段的学习是博士学习经历的基础上“择一点而精”的升华。笔者领悟到博士阶段的学习重在“全而博”,师承的学习重在“精而深”。因此在跟师期间,笔者才能逐步学会带着问题去思考、领悟老师的思路,进而融入自己的临证思维当中。
言传身教,体悟中医
进入师承学习以来,老师为人处事的点点滴滴、豁达开阔的胸襟、大医精诚的医德,都使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学好中医,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做到“仁心、仁德、仁术”,这也是中医学的核心精神。
老师经常告诫:“中医是文化,需要感悟、需要思考、需要践行。”笔者按老师的要求,重新学习《古文观止》等著述,尝试着从多方面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学会了在提高自身文化底蕴的同时体悟和享受中医之魅力。
在学习中,笔者还感受到,中医同中国的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强调“大智慧,大胸襟”,是在不断吸收、不断融合、不断发展的。在医学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做一个纯纯粹粹的中医人,不等于排斥其它医学,只要是有用的、能促进中医学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我们都应该吸收,但吸收绝不等于全盘接受,吸收的前提是不能动摇中医的根本,而是应该以中医的核心准则、基本理论去融合、运用这些新知识、新手段。
尊崇经典,融会贯通
尊崇经典、重视经典,是中医教育的传统,历史上的中医教育,不论是私人授徒,还是官办学校,四大经典等医学名著始终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材。师承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读经典、诵经典”。在跟师期间,笔者发现“经典”和“临床”之间有一道很好的桥梁,那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准确地说是指导老师的临床思维——运用经典理论分析老师临床思路,或透过老师的医案可加深对经典条文的理解。
坚持临证,保证质量
跟师期间,笔者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每周3个半天的跟师临床学习和2个半天的独立门诊临床实践及3个半天独立病房临床实践,边学习、边体会、边应用,在临床中学习、体会、分析、总结老师的临床经验。
论文的撰写、心得收获都离不开跟师临床实践,只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跟师,才能有所得。而且,跟师不仅仅是简单的上门诊、抄抄方,还必须在思路上紧跟老师,随时比较老师处理和自己思考的不同之处,想到问题,随时记录,下来之后反复揣摩,实在理不清头绪时再请教老师,老师一点拨,顿觉茅塞大开。
(一)深究医理,循序渐进
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必须持之以恒,勤奋苦读,才能学到中医的真髓。要从浅处起步,妙在浅而易知,从易处入门,从基础开始,逐步由低向高、精、尖发展,要有计划地学习经典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辨》等,先是粗读、泛读,了解全貌,找出重点,然后更精细地将诵、释、体会三者互用,深谙医理,探求经旨,最后客观地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施于临床,指导实践。这种由浅入深,从源到流,呈阶梯式递增的学习方法,深为任氏所推崇,他说:“循序渐进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遵循一规律,则必有所获,若反之则欲速而不达。”
(二)熟读精思,妙识通圆
医乃活人之术,学不熟何以知医?术不精何以活人!故熟精,是对医者最起码的要求。任氏强调,医者对医理要博熟精深,对医技要熟练精湛,运用要灵活、准确、精当,因此,要求我们要精勤不倦,深入钻研,对中医重要的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要熟读背诵,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只有熟,才能心领神会,窥其奥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领,妙识通圆。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圆活!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应常变而法不穷,明其理而更显其妙。
坚持读书,虚心学习,字斟句酌,熟读精思,医理精熟,医技精湛,我们是我们的追求,凡事要尊重科学,每于临证之中,常根据实际病例,熟练准确地引经据典。如有一患者每夜发烧二小时许,历经数医,久治不愈。然任继学诊毕,曰:“此有瘀血。”并明确指出《医林改错》有记载,遂遣方投药,一药而愈。事后,经查阅,才深为其准确无误而惊叹。对中医的重要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已能熟练的成诵和正确的解释,这只是登上了一个阶梯,尚需进一步努力,刻苦钻研,不断强化,并强调坚持反思,总结规律,才能巩固。他说:“读书最忌不求甚解,博杂不精,随学随忘,不加总结。”他主张: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逐句玩味,反复研讨,有所得辄记之,并验之于临床,只有这样,才能由熟而精,妙识圆通,有所创见,推陈出新。
(三)研究诸家,知常达变
要进一步开拓中医理论的知识面,就要善于研究诸家,因此,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博采广蓄,并细心揣摩,反复研究,摄其精要,主张采众家之长补自家之不足,取众家之精华为我所用。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研究诸家学术,不可因循守旧,要圆机活法,知常达变,师古而不泥古。
师古,是先学习,不可不知其说;不泥古,是重取舍,不可尽依其说,要明其理而活用其法以符真义。临证最忌执一方而御百病,要守一法而应万变。他对经方的研究造诣颇深。每临证时,既能执持,又能方圆,十分重视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例如:常用《伤寒论》的方剂,治疗各种杂病,其中的小柴胡汤,原为少阳和解之剂,但他加减化裁后,则用于治疗胃脘痛、呕吐、胁痛、心悸、不寐、咳嗽等各种内科杂证,均能取效。而乌鸡白凤丸是妇科之良药,用于治疗内科病,亦屡获良效。研究诸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研究诸家之学说,要辨清是非,舍非从是,以求完善,这就告诫我们,读书议论必详审其所以然,而后精思熟虑,方能不被谬说
所误。因为精通了医理,详审了众家之短长,融汇剖析,取其精华,剔其谬误,才不囿于一家之见。其中对“肾风”的治疗,运用内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重用“千金鲤鱼汤”治愈数十例。对急性中风的治疗,更是独树一帜,完全采用中药,疗效可靠,饮誉全国;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则用生瓦楞、生牡蛎各200克、生鳖甲50克、水红花子50克,功专力宏,力起沉疴。用外治法于内科杂证,更独具匠心。外治可补内治之不足,使药力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如各种头痛者,外敷透顶止痛散;腹水者,用利尿膏敷于神阙穴;结核性脑膜炎则用吕祖一枝梅使其发泡;而胆胀者,用消痛外敷膏等,无一不效。
(四)涉猎广泛,择善而从
不仅要精于医道,对其它学科的`知识,也要有研究,用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所以在临证治病时,周密精实,主次有序,遣方用药,灵活有效。
研究中医学术,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有广泛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才能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古人云:“善读者,始乎博,终乎约。”所以,学习中医,不仅要掌握书内的知识,更要了解书外的知识,他说:“往往书内难以解释之处,却被书外的知识给予点破,使之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人之所以有病,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多与气象学,时间医学,地理环境有关,与饮食方土,人情关系密切。因此,古医家认为,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同大自然的变化息息相关。天人合一,谓人体是一个小天地,这是很有道理的。许多资料表明,某些疾病发生的周期性和太阳活动周期在时序上,有某些一致性。例如:太阳活动期和太阳宁静期,心血管疾病发作和猝死的例数相差悬殊,太阳色斑强烈爆发时,心血管病发作和猝死更为频繁,其它慢性疾病亦然。
(五)继承总结,发扬光大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发掘,促进了中医的发展,对人类作出了贡献。面对丰富的医学遗产,只有继承总结,才能发扬光大,继承的途径有二。
其一,是先学习,充实自己,然后是文献医籍的整理、研究,祖国医学文献医籍,汗牛充栋,而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大多散见于各种医籍文献中,所以学习、研究、整理这些医籍文献,是继承的关键,是提高的过程,也是发扬光大的前提。对医籍文献的整理,主要是对古医籍的校正疏义和注释,并发挥其学说,其代表医家及其著作有:宋代林亿《素问补注》、庞安时《难经解义》;元代滑寿《读素问钞》、《难经本义》;明代王九思《难经集注》,吴《内经吴注》,马莳《素问》、《灵枢》注证发微;清代张志聪《素问》、《灵枢》集注;现代《中风专辑》、《黄疸专辑》等。
其二,是理论研究要结合临床实际,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研究中医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总结提高,才能发扬光大。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历代医家承前启后,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内经》中提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就是启示后人,要善于研究继承,要善于总结创新,发扬光大,从而丰富中医理论,如《通俗伤寒论》、《疫痧草》及湿温时疫治疗法,乃至今人发表的新见解、新经验,都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推动中医发展的动力,其中包括认真学习总结当代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将他们毕生之精华,总结继承下来,传播下去。
篇七: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心得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心得体会
现在的中医教育模式很难出中医。本科阶段中西比例六比四,本意是好的,想让培养出的医生具有现代医学知识,更好的造福群众百姓;但是实际上,医学生本科教育都为五年,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只是辅助学学,一带而过,这就造成中医学生在相当的时间内,中西医都学的不深入、不扎实,虽然说时间是挤出来的,但作为医学生五年时间是很紧张的。而且中医博大精深,西医知识也如此,能学习到的知识有限。
研究生教育呢,从15年改革全面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研究生教育,从以前的七年制变成现在的八年制。研究生三年基本都是在不同的科室轮转,本意也是好的,想让医生全面学习医学知识,配合国家政策下基层,为祖国人民造福,但实际上由于社会各种原因,毕业后并不想去基层,各种保障跟不上,为了希望留在更好的城市拼搏,也就造成恶性循环,大家都去三甲大医院而不愿意去基层医院。这种制度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对本专业的学习掌握太少,三年时间只有不到六个月在自己所选择研究的科室;其次呢,由于现在医患关系、医疗制度等各方面原因,研究生上手术的机会比较少,更多的是每天收病人、写病历、整理病历、帮医生跑腿等活,研究生没有寒暑假,完全按照医院的安排走,越来越多的医学生感到迷茫,当然呢全国前几的医学院校还是按照更高层次的目标来培养人才。而中医呢,完全按照西医院校的培养模式进行,也是实行规范化培训,再加上现在中医院西化比较严重,因此对于中医研究生来说更多的从事西医的工作,不过没有手术而已,每周半天的跟师时间,学到的有限,再加上规培起早贪黑剩余的时间更少了。因此中医按照现行的制度,研究生、博士根本培养不出人才。最后只能是披着羊皮的狼。
研究生导师,面临着断代或者青黄不接,说的极端点已经是了。自认为最好的医生,应该是二十世纪初出生的那代人,继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西医的传入,形成中西碰撞交融。或者说,时代变了,在那种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出人才,现在社会环境很难出现了。现在的教学中医院导师,很少有大师风范了,更多的运用现代医学,对于中医知识也是略知皮毛,因此培养出中医师更难了。大多数靠自学了,而由于中医的特殊性,师承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民间中医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建立起适合中医的培养模式迫切需要。
从现行体制来说: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么多年没有碰上自认为非常厉害的医师。大多数都是中西药一起使用,具体作用不得而知。举几个例子:心身科主要治疗失眠的病人,都是中西药并用,有患者坚持要服中药,被告知起效慢,最后也是中西药并用。轮转过不少科室,几乎都是中西药并用,很少有单独使用中药治疗的。也有人说,中西药并用疗效更好,但这种说法很难有比价好的验证。也可能见识太少,没见过多少疑难杂症。另一方面,从医生的水平来谈,每天门诊病人很多,上午三十个号最少,一小时看八个病人,每个人也是七八分钟,留给医生思考的时间太少了,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有快速准确的辩证。总之,在教学中医院找到一位有深刻中医功底的医生太少太少了。因此,如何将师承、民间中医、研究生教育融入到一起是很大的难题。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医院实行事业编制,当你踏进去基本就不会失业了,除非遇到升职称需要一些硬性条件,最安稳的职业不为过。医教研是每个医生的至高境界,可是又有多少医生能做到呢?不管中医院还是西医院,医生的生活都是很累的,需要慢慢熬。对于科研,西医院进行的相对比较多,中医院在这方面可能进行的不是很多。有安稳的生活,每天看看病人,过过日子何必把自己弄的那样累,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因此,逐渐去事业编也在进行,但是也有相对的不足,比如事业编和非事业编的工资、社保会差比较多,如何形成一种比较好的考核方法是个难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不能以工作量、绩效为标准。
从现代化及本身来说:
争论一直不休。如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搞清楚中药的作用机理,就会逐渐走上“废医验药”的道路,而这与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每个人制定个体治疗方法相矛盾。从七十年代开始,中药的现代化在不断进行,单味药的研究容易进行,分析每味药材的含量、作用机理等。不是每个人想研究都可以进行的。单味药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比如康莱特注射液,从薏苡仁中提取;榄香烯注射液,从郁金中提取,肿瘤科的病人常使用。可能这种路线更为大家所理解。话说回来,现代医学所使用药中,许多也是从植物中提取,最后研究机理为人类所使用,比如达格列净,最开始从太平洋岛国发现,经过数十代人的努力,最终成为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验方许多,从经济角度、迫切性考虑,选择出具体的研究方剂又很难;研究还是从现代医学角度进行,研究具体的分子生物信号通路,还是另寻一套研究标准方案。
中医理论的深奥、未实施标准化,不像现代医学或者从小的教育那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更多的是一种经验之谈,“不传之秘在于量”,所以其发展会有很大的阻碍。举个例子,标准化。许多方面都需要标准化,常见的舌苔黄、白色,当然也有染苔黑苔,对于黄白只是感官的认识,到底什么是黄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那么黄色代表1白色代表0,在0和1之间的又是什么颜色?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标准,这就造成传播的困难。针灸穴位,大多数以骨度分寸来定位,实际操作时很难确定到准确位置,扎的深浅也是个大致范围,等等。由于种种原因,疗效的认可也有一定的争论,所以更多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治疗有效果,“神医、好医生”,治疗效果不明显,可能是患者的原因。具体情况也说不清楚。
曾见过,肿瘤病人患病看中医,看过一定疗程,去西医院治疗而错过最佳治疗期,老伴愤怒说“我恨死中医了,要不然有治愈的希望,现在都晚期扩散了”;见过,服用中药致肝肾不可逆损害的病人;也见过,面瘫病人经过针灸治疗好转的案例;还见过,马应龙痔疮膏、同仁堂槐角丸治疗痔疮,而省去手术的麻烦。当然并不是一无是处,如何发掘中医的优势病种也是一大难题。什么病用中医治疗有效,什么情况不仅有效而且比用现代医学治疗更高效。转移到“治未病”方向来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像西医院一样,现在三甲中医院设立各个科室,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失去自己的特色。希望中的中医院应该是二级,没有住院部,只有门诊看中医的,不带其他夹杂的。
大家争论的同时,不妨想想办法,为其发展建言献策。
推荐访问: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心得 中医药 传承 心得